美文网首页
故乡的霾

故乡的霾

作者: 陈永辉_6f5f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04:06 被阅读0次

        醉过方知酒烈,吸过才知霾醇。初冬季节,天气骤冷,今夜刚在彬州住下,望着窗外如织的车流,反倒有些不适应,让我不禁想起了故乡的霾。

       

故乡的霾

      故乡的此时正是品霾的好时节,在下班后邀上三五好友,撸串、喝啤、吹牛、品霾,无一不雅,无一不尽其妙。立于高台之上,放眼处莽莽苍苍,天地一色,合十舍利塔朦朦胧胧,若影若现,给佛法又增添几分神秘。扑面不湿,入鼻欲塞。大街上但闻车马喧,不见行人面,如借时空隧道进入科幻世界。

      北国的霾,总是来得浓,来得重,来得悲壮。这也是很多人不远千里,要从南方赶上北方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霾”,这北方的霾的味道。 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很庆幸。

     

故乡的霾

      江浙地区,霾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至于苏沪一带霾就显得小气多了,雾霾中间,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霾的味,霾的色,霾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霾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霾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虽说是北方,霾也是有地域之别。陕北的霾有如关中的粗砺豪放,可惜又少了一点底蕴。毕竟十三朝古都在那摆着,行家一眼就知底蕴尚薄。就像刚出徒的秦腔花脸上台吼几声,虽底气十足,然少了秦腔的厚重韵味。晋霾着实是比甘霾厚重,吸起来入鼻绵柔,却不失醇厚,仔细品味之下略有回甘。至于京、津等地就更不入流。其霾貌似浓厚,略一过鼻,掩不住的泥土气息,且不具层次。品霾更讲究的是吸后悠长的回味,咀嚼不尽。据说老吸家可以辨别出霾的出处:京霾来的属于国有霾,比较醇,清一色金属味。津霾味较杂,属混合型。若回味有蒜香,那绝对是狗不理和锅炉混合出厂的产品。一年四季,风向不同,霾味各异,让人鼻不暇接。外地人每每感慨北国文脉之久远,霾味之高深。

       

故乡的霾

      至于故乡宝鸡的霾,那可真的值得一品。宝鸡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水为伴,困霾犹如故人归,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刚出锅的浓汤,冒着热气久久不能散去。霾,已经成为本地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大海之于鱼虾,暴风之于海燕。夏季里偶尔大雨初霁,霾气稍减,倒让人觉得突然。爱赏月的人是不能错过宝鸡的。赏月,若只喜欢分明的远山近水,月明星稀,便显得浅薄,被雅客们耻笑。既然是赏,必要有些遮掩才够含蓄、婉约的味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中国艺术的美妙常在于不能写尽,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如国画中大写意的笔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但古人是错过了邯郸赏月的妙处的。这里的雾霾将天地全然隔绝,不留一丝罅隙。赏月一变而为猜月,顿生妙趣,而这对平庸的诗人简直是噩耗。宝鸡本地的孩子要想以星空入诗,则需到网上看图片,或者听老人们讲“很久很久以前。”我以为这是对培养想象力很有补益的。

故乡的霾

        霾的功效绝不仅限于艺术,就是日常生活也因而变得有趣。沉沉雾霾里,对面楼房如隔重幕。这时窗帘便显得多余。家中无论做什么,既开放又安全,这是无霾的城市体会不到的。这霾若是再厚重些,怕是连窃贼也不敢入室行窃了。撬门窃物,出门迷路,这足以让賊胆怯。据民间人士云,近两年治安案件显著下降,足以证明霾对和谐社会的贡献。

      一方水土一方人,这话是对的。对于霾的态度,多数的百姓就露了怯,谈“霾”色变,惶惶不可终日,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宝鸡人自有老秦人的傲骨,“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广场舞依然火爆,公园、河边,成群结队的民间合唱依旧嘹亮。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也必将效仿先贤的遗训。早起晨跑是少不了的,早上5 6点的霾,经过12小时的沉淀与发酵,易发的醇香与甘冽,相比82年的霾,我更喜欢18年的,毕竟82年我还没有出生,只能吸吸这清晨的第一口霾,虽说不易,却很是难得,一次酣畅淋漓的晨跑,一次痛快至极的呼吸,必将化为今后胸中无法割舍的牵挂。以前出门在外的游子,总会在出门之前带一抷故乡的土,以解思乡之苦,现在没有了这种烦恼,在外面住久了如有诸多不适,觉得自己与青山绿水的疏离。站在马路中间汽车最密集处,深深吸几口,心里顿时就会泛起淡淡的乡愁。

故乡的霾

有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爱情就像品霾,冷了, 热了,浓了,淡了,各人有各人的品法,各人有各人的感觉。热烈了,让人不适应;冷漠了,觉得又不诚;浓烈了,怕太假;淡然了,又太空。反正我是搞不懂了,毕竟人生太复杂。像我这种工科男,很多东西要是都像推演公式那样就简单多了。霾来了就品一品,既然留不住,就尽力而为,毕竟骄傲的孤单,不接受委屈的喜欢。

        夜已深了,依旧毫无倦意,深吸一口彬州的霾,看着楼底渐渐稀疏的车流,不禁感叹,霾,还是故乡的醇。

故乡的霾

                                2018年11月29日丑时随笔

相关文章

  • 故乡的霾

    醉过方知酒烈,吸过才知霾醇。初冬季节,天气骤冷,今夜刚在彬州住下,望着窗外如织的车流,反倒有些不适应,让我...

  • 味道——故乡霾

    七月——昆明的雨季,十多天的阴雨绵绵,好似冬天,我不经把毛衣和羽绒背心翻了出来。早晨的草铺,雾气朦胧,总有些若有所...

  • 霾里乡愁

    冬夜无眠,打开微博看到#最严重雾霾#赫然跃至话题榜首,客居丽江我开始怀念起故乡的霾了。 故乡成都的此时...

  • 霾是故乡浓

    昨晚跑步10公里,速度越来越快,每一公里的配速都比前一公里要快,第10公里的配速是558,关键点是跑的特别轻松,不...

  • 霾是故乡浓

    初冬季节,我在一个东南沿海的小城逗留了几日,这里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气候温和,风景美丽,海鲜美味,然而心头却有...

  • 霾是故乡浓

    当一个人在北京待久了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都很自然。比如拥挤的地铁、熙攘的人群,还有就是北京的雾霾……这个冬天,如果...

  • 霾是故乡浓

    作者:王维中 图片:网络 深冬季节,我在海南耽搁了几日,总有些若有所失的惆怅。今夜山雨初歇,月华如昼,我忽...

  • 《霾是故乡浓》

    深冬季节,我在海南耽搁了几日,总有些若有所失的惆怅。今夜山雨初歇,月华如昼,我忽然怀念起故乡的霾了。 ...

  • 模糊的冬天(一)雾不是霾

    2016年秋分,雾霾渐起。风一周,霾一周,对蓝天的期待,我们只能等风来。2015年,远在东南沿海的故乡霾了起来,让...

  • 【转】霾是故乡浓

    可以入教材了!《霾是故乡浓》(作者太有才!) 2016-11-20 国学文化 作者:王维中 深冬季节,我在海南耽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zt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