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走过的所有路,都不能定义为失败或成功之路,更不能因为它没有达成自己的理想,而称其为白走的路,而是应该称之为经历。
他没有对与错。成功与失败的定义,仅仅是他们暂时的称呼,要说定义,应该是经验历程之说。
有人说这次的经历失败了,但就像人们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所谓“失败”的路,难道不是为“成功”这条路做下的铺垫吗?
每一次你走的路,经历的事,遇到的人,遭受过的痛苦,都是你一生的经历,他们是构成你未来宏图的一针一线,试问,如果不撞南墙,谁会知道这是尽头?如果不用镐头凿开这堵南墙,谁又会知道后面的路是什么?
所以每一条路都不是白走的,它给了你经验,给了你经历。
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代人总是不听老人言,吃了亏才知道后悔,但审视了下自身,好像并不仅仅是倔强和叛逆这么简单。
我们好像是不信邪一般,非得亲身去经历一番,就感觉好像不去经历下这种痛,人生就会有遗憾一样,除此之外,亲身体验的痛确实是比听人所言更让人深刻一些。
就像是作者书中所说的朋友小楠一般,家里的父亲是个军官,因为知道军中的苦,于是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路,希望他再走另一条自己的路,于是千方百计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改变参军的想法。
却不想,小楠居然直接冲到了特种部队的营地,想方设法的找到了政委,希望政委给自己的父亲讲讲,让他参军,就这样,他的父亲妥协了,他踏入了军校。他做的比谁都好,训练总比常人多一半,学习也是非常刻苦,人家在图书馆看到9点,他看到11点。
就在作者离开军校几年后,都以为小楠要在军区展翅高飞时,小楠居然选择了退伍,几个好兄弟相聚时,都好奇的问小楠为什么?
小楠回答说:“来到艰苦的地方,该体验的都体验了,也该换个生活方式了。”
作者另一个朋友又问道:“你已经坚持五年了,难道不觉得这五年白费了吗?”
小楠说:“其实不存在白活的日子,不经历这些,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爱什么;不经历那些,我永远不知道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可贵;不经历那些,年老的时候,我一定会后悔这些什么都没做只是想想的日子。”
除了这些外,可能也有人会像我一样,嫌弃平常的日子太过平淡,总想去试试新奇的东西。
我通常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寻找我从没有走过的路,一来可以看看它会通向哪里,满足我的好奇心,二来可以看看它是否能带给我捷径。我更是常常去一个目的地之前,和一起等车的,或者坐旁边的陌生人聊聊天,说说话。这样既可以解答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又可以增长我的见闻。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偶尔的不按常理出牌总会带来不平凡的感触和经历。
我想,作者写出这篇章,肯定有许多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只为结果而努力,为了结果的理不理想而叹气,却忽视了你努力时所遇到的所有经历,这才是比觉得人生白费更大的憾事。
毕竟书中写过一句话:“明明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线段,上帝为什么会让你弯着走?后来随着成长,我开始明白,两点之间的线段虽然最短,但是那条曲线是最美的,而世界上美丽的图画,很少只有直线,而是由一道道曲线构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