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缺失:在群体中慢慢被人忽略
如果你曾经成绩优异,当你回想起你曾经的同学时,你能想起谁?
我想,你能想起的往往是那些和你一样成绩优异的同学,或是那些成绩不好但极其活跃、有个性,甚至有些调皮的同学。
如果你是曾经“学习不开窍”的学生,当你回想起你曾经的同学时,你能想起谁?
我想,你能想起的也一定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或是那些成绩不好但极其活跃、有个性的同学。
如果你是曾经学习处于下游的学生,你又能想起谁呢?
我想,你能想起的也一定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以及那些成绩不好但极其活跃的同学。
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应该是比例最大的,他们去哪里了呢?好像没有人关心他们。
无奈是面对问题的一种消极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往往源自内心的恐惧。就好像我们超出自己的能力去做任何一种努力的时候,会有人盯着自己,若是不能做成,将会形象尽失。说白了,我们无法面对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无能的事实。
当然,更多的人只是对对象的无奈,还不能上升到对自己的无奈。因为一个人若是能开始感知到对自己的无奈,意识到“我怎么就不能帮到对方”“我应该怎样帮到对方”,那么他就已经开始了自知,便能开始自省。开始自省的人才能明白,但凡是问题,就一定可以找到办法解决,而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念。接下来,他就会从自己出发,从对象出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基于对人的思考以及对事物发展背后规律的思考,最终找到解决办法。
成绩中等的孩子之所以经常被大家忽略,根本的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大家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二、大家觉得这个问题根本不可能有办法解决。
但我依然想要呼吁大家,要能够体会到这些在学习上难以突破的孩子当下所遭遇的境况。要相信,那些孩子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那些我们察觉到却无能为力的问题,那些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已经定性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都是能够被解决的。只有怀抱着这样的信念,坚信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而得以解决,才能让这些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被真实地对待,被大家真正地关注。
这个环境,不是我们所营造出来的“虚假的环境”,而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环境。
而这一切,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与成长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