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街,在公交车上看到了我原来居住的老房子的通道上堆满了建筑垃圾。
赶紧到前一站下了车,特意绕回来看看。
果然,那两座楼房被推成了废墟。
尽管早几年已经搬了出来,看到这副惨状,心里还是特别的难受特别的惆怅。毕竟,我在那六楼顶上的老房子居住了三十多年。那里曾是我温暖的家呀!家里留下我多少数不清的温馨的回忆。她实实在在占了我生命一多半的光阴!
写到这里,想哭。心里特别难受。
老伴看了几眼,很快扭头走了。我知道她肯定是心里特难过,看不下去了。
我也不忍心多看了。但理智告诉我,得留下点什么,就掏出手机拍了两张照片,然后赶快逃之夭夭。
这里以前是邵阳供销学校的校址。学校不大,属早期的经济管理类的中等专业学校。收两年制的高中毕业生。每届只招两个班,在校生统共二百人。加教职员工近三百人。
学校虽规摸不大,毕业的学生却十分地牛掰。现任的两个市级领导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多年后还有许多毕业生喜欢回忆“68级台阶”。(因为教学大楼在操场的68级台阶之上)。
那个时候,学生和老师就像一家人,几乎彼此都能叫出名字。
因为校园小,教学区与家属区水乳交融。老师们也敬业,成天与学生们厮混一起,不分彼此。
除教学活动,娱乐,打球,各种比赛,晚会联欢,游戏猜谜,玩得不亦乐乎。
真的是其情也殷殷,其乐也融融。
后来学校搬走了,也升格成了三四千学生的大专学校。却再也找不回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了。
再早的时候这是邵阳地委的招待所,叫“儒林街招待所”。(当时的东风路叫儒林街)。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曾跟大人到这里来玩过。
印象最深的是传达室那温暖的火炉,好看的彩色玻璃和冰雪在玻璃上结的冰花。
更早的时候,这里是国民党和一个中将师长、大土匪陈光中的一个别墅。
别墅修得气派奢华。客厅的下面还建有隐蔽的地下室。据说陈光中是个极其好色的大色魔,当年不知道祸害了多少良家妇女。
据说那个地下室就是最大的淫窝。
我小时候曾那个地下室去看过一次。那是当年的地委第一书记谢新颖在招待所疗养的时候。
他就住当年陈光中住的别墅。因父亲与他是抗战时期和亲密战友,我也得以去那个地下室参观了一回。仅一回。
而这一切,都成了飘邈远去离我们久远的烟云了。
后来我一直在想,现在怎么变化这么快呀?好好的家园,没了!
我现住在远离闹市的郊区,楼群很多也很气派。但生活不方便,人气也不旺。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丘陵农田。
别说那么远,就说两年前我与老伴散步,曾翻过两座小山,现在也变成一个高楼林立的小区了。
还有什么没变的吗?低头思衬了一会儿,还真没有。唉!
我这个人比较保守,不太喜欢过多过大的改变。可是我没办法。我们都没办法!
改变是要有所伤害的。而这个被伤害的对象就是环境就是社会,就是大自然。
无节制地伤害大自然终将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知各位亲认不认同我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