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某家公司的内训师上《课程开发》,在课前的准备清单里,我专门标注了学员要在课前,安装OFFICE软件和美化大师等工具到他们的电脑里。
结果到了教学现场我发现——我滴个乖乖,有差不多一半的人没有装这个软件,有的人在现场才开始安装,有的人到课程结束了也没安装。
后来在我的讲解过程中,只能两人共用一台机器,有的学员就听得一知半解,等到产出成果的时候,进度就变得非常滞后。
当时我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我觉得这些人的适应能力,实在是太差了,下载个软件而已,又不是多复杂的事,这在我看来不是不会,而是不想做,毕竟有的人不是自愿报名的。
不过后来回到深圳,这几天没有那么忙碌了,我开始反思这件事情——究竟是谁的适应能力不够?
如果只有一两个人搞不定,可以算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可是如果好几个人搞不定,这应该是老师的问题。
在课堂上,有些学员“工学矛盾”很重,总会被领导叫出去干活,无法完整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练习所学的技能,他们并不是无心学习,而是工作和学习无法兼顾。
做老师的,不能因为对方的工作原因,就直接选择放弃对他们的培训。
其实上课期间我就在暗暗地想:我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那些哪怕只听了只言片语的学员,也能有收获,不枉他来房老师的课堂走一遭。
后来回到家,我跟朋友聊起这个问题,她说其实我要的OFFICE的功能,WPS也可以实现,而且WPS内置的素材,是实时更新的。
如果想要使用完整版的功能,充个WPS的会员也没几个钱,远远低于OFFICE365的年费。
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我专门去下载了WPS,安装之后,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摸索,发现WPS的功能真的是太强大了,不管是思维导图,还是幻灯片,抑或是美化的功能,都已经内置在了软件里。
而且照比OFFICE,WPS所占用的内存要小很多,软件安装和使用都更加方便。
于是安装软件之后的两天,我就着重使用WPS来办公,把我用到滚瓜烂熟的OFFICE晾到了一边。
在有的人看来,我这就是浪费时间,但是在我看来,我自己要先把这个软件用熟,未来才能把相关的技能教给学员。
如果下一次上《课程开发》,有学员问到我某个功能要如何实现,我可以准确地告诉他,在不同的软件上,我们可以怎样操作才能达成预期效果。
以前看到学员没有按照我预期的要求安装软件,我会觉得是他不够上心,可是我反思了一下:我们的目标是做出精美的课件,而不是去学习使用某个软件。
主要目标是确定的,用哪个软件来做,只是实现途径的问题,做老师的人,应该了解更多的途径,用学员喜欢的方式来教对方。
世界是客观存在且无法改变的,想调整世界太难了,我们可以控制的,其实只有自己。
谁能够尽快调整好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和外界做有效的互动,有效地去影响更多的人,谁就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选择一味抱怨,而不去解决任何的问题,或者等着这个世界来适应我们。
不过那样一来,恐怕拖到最后,等到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你说是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