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很反感“XX后”这类称谓的,比如90后、80后什么的。在我看来,这是胡乱把同一时代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们定义成了同一性质,用哲学的观点讲,就是以偏概全。
老一辈人,总是责备年轻人:“以前我们那时候,东西坏了,就修;你们现在,东西坏了,就扔了。”以此说明XX后是冷漠、不懂得珍惜的一辈。这样类似的台词简直被各种电影用烂了。我就纳闷了,东西坏掉之后,修理或是丢弃,这明明就是两个同等级别的选择而已,为什么选择修理就比选择丢弃要显得高尚些、温情些呢?当然,我也并不是主张浪费。只是,扔掉已经坏了的东西,本身只是两选一的选择,却成了老一辈人眼中的不当行为。我不懂,也不赞同。
再说一个例子吧,身边的长者总是跟我说,“你们现在啊,感情都淡,也不大方,总是抠着,特别是对兄弟朋友抠,以前吃饭哪有AA的,多不好意思。”每次听到,我的心里总会跑过一万只某种动物,嘴上却只能恭维着:“哦,是是是,您说得有道理。”boom shit!这都是什么歪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打肿脸充胖子就是大方仗义,捏着手里的零花钱精打细算就是薄情抠门,【黑人问号脸】再者说,这种用花钱衡量感情深浅的观念难道不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嗯,初中政治老师教过我们,对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承认,时代的不同的确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人的性格。但在普遍承认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为什么伴随着好环境带来的性格变化却是要被诟病呢?谈起90后(因为我是90后,所以以此为例),老一辈人心中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叛逆””自私““脆弱”“追星”?好一点的,就是“个性“。可是他们忘了,年轻人的创造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着便利,而“老一辈人”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个被他们无数次诟病的群体带来的方便。
就像独生子女不一定自私,单亲家庭也不一定要缺乏安全感,“叛逆”“自私”也不一定和”XX后“有关系吧。水平不高,文笔不佳,只能写下这篇小记,表达此时此感,也许也有对”老一辈人“以偏概全”的嫌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