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显微镜下的大明》-学术与小说的结合者

《显微镜下的大明》-学术与小说的结合者

作者: 人间缕缕烟火2117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14:43 被阅读0次

    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马哥大国学工作室

    马伯庸老师的这本书把写历史类小说和学术结合起来了,学者和作家结合联起手来了,以后写历史学小说的门槛提高了,让那些胡编乱造的白日梦穿越小说见鬼去吧。

    以《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中的注释为例来看看读懂这本书需要知道哪些名词和人物:徽州府与新安卫(明代疆土管理的两大系统);军户(明代的户籍制度);大明会典(仅次于大明律法律权威的书籍);徽州府志;乙巳改科(税务调整);石(一系列的计量单位);折率(实物税收与货币税收);大明税制(明代税收制度);一条鞭法(张居正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多项税收并入一项,大部分以白银纳税);海瑞(这位清官大老爷活着的时候就是争议不断,去世后379年还引起一场惊涛骇浪)徽州科举名人;富人如何隐瞒田地逃避赋税;胥吏制度;人事回避制度;皇权不下县;兵部左侍郎;贵州左布政使;南京户部侍郎;贵州按察使;江西右参政;御史;宪牌;兵备道。

    《显微镜下的大明》一共写了六个故事,《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是由一个歙县基层算吏帅嘉谟发现的一项不公平的人丁丝绢税引起的,闹到了整个徽州、惊动了南直隶,上达天听。这里面除了涉及明代的税种、还涉及到退隐的乡绅问题。从京城致仕告老还乡的官员们依靠师门、同僚、朋友等关系,在地方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除了占有大量土地(首辅徐阶占地大约为24万亩、明代因宫廷奢靡(宦官宫女太多,皇帝生活奢华)、藩王及相应人口众多(万历时期达20余万宗室人口,数量巨大的宗室人口给明代带了十分沉重的财政负担。更何况这些人还占有了最肥的土地,以万历皇帝的最爱福王朱常洵来看,最终赏田地两万顷,1顷=15亩,1万顷=15万亩,2万顷=30万亩。这还是大臣反对,福王不好意思的结果,本来还要给4万顷,如果那样就是60万亩,这些土地供福王一人挥霍,万历皇帝真爱这个与郑贵妃的爱情结晶啊)、高官隐瞒土地这三项不必要超大额度支出,导致了财政入不敷出。张居正改革不过是做了清丈土地的工作,却断了许多人的财路。孰不知,如果不是这次变法改革,可能大明在万历朝就结束了),还有可能会影响所在县府官员的仕途。与此同时,知县是流动的,地方的胥吏却相对稳定,可以算默认的世袭。知县初来乍到,一是不能马上了解全部情况,二是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致仕官员的影响、盘踞胥吏,所以有些命令不一定发自内心,政策不一定能与预想的一致。但无论怎么算计,最后遭到算计的一定是弱势群体---最基层的百姓(不仅仅是农民,还有底层的士兵、工商业者),最后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民失去了最后的生存保障(土地)的时候,重新洗牌的时候就不远了。

    徽州丝绢案不过是细微的历史故事,与以往的宏大历史叙事动不动就是一个王朝不同,关注的重点并非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但却能反映真正的历史,因为历史不仅仅是包括光鲜亮丽的主角,还有数以亿计的普普通通的农民、商人、士兵,以及大量的底层官吏。帝王再好的旨意,要看最终在民间的落实情况。否则就是只停留在史官记录里写在纸上的轻飘飘的几个字或几篇文章罢了。

    另外,电视剧拍得也不错,虽然进行了艺术加工,剧情更符合大众审美和心理期待了,演员们选得也好,演得也不错,那一段算学乃天下至朴至诚的台词极为浪漫。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是马伯庸先生《显微镜下的大明》的第二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生存与发展在民间的矛盾。

    灰,指的是烧石灰的“灰户”,笔,指的是婺源当地士绅的后代。灰户面临的是如何生存的温饱问题,而缙绅后代们面临的是如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厕身科场,跻身仕途的问题。

    双方矛盾的起源在于古代的风水堪舆之说。婺源,因为是理学家朱熹的故乡,所以其风水可以媲美诞生孔子的山东泰山,所以才有龙脉一说。

    婺源多山,并且多的是石灰岩,烧石灰特别方便。因万历二十八年、三十一年婺源乡试与会试不利,由一个叫程世法的生员把问题逐渐归结到了龙脉被破坏上,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从此历任县官就开始了或协调中和、或雷厉风行、或虚与委蛇的龙脉保卫战、歼灭战、围剿战,而“会户”们,则开始了游击战、聚讼战、从万历年一直闹到了崇祯年间。

    神奇的是,每次代表士绅立场的“龙脉保卫战”做得彻底,打得漂亮,相应的婺源的生员们科考成绩就漂亮;如果松懈了,流于形式了,生员们的科举成就就很狼狈。实际上,这都是偶然现象。

    因为这涉及到了一个明代科举考试的选拔比例问题,在这个框架之下,可能还有其它很多的人文不确定性的因素。我只谈选拔比例问题。

    明清二代的科举流程是童生选拔出秀才(秀才分公费与自费两种),秀才选拔出举人,举人选拔出贡士,贡士选拔出进士。明代府学生员定额为40人,州学生员定额为30人,县学生员定额为20人。明代共有府153个,州234个,县1171个(以上数据不包括交趾地区)。我上面所说的生员定额都是公费生,不算增广和附学的非公费生,因为各地人数不同,难以统计。但即便按照全是公费生的基数算,再加上明代历朝录取进士的比例看,一个秀才考中进士的比例为万分之九。如果再加上有资格考试的非公费生,考中进士(也包括举人)的比例将极大下降。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圣人的故里就一定出圣人?这个好像谁也不能下保证。但环境对于人的激励倒是真的有积极的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是文章的优劣靠什么来判断?俗话说,文无第一。所以在更高层次的选拔上,实际上很难确定谁一定能考中。唐寅觉得能考中吧,还过解元,但陷入了科考舞弊案;你得承认王守仁聪明吧,你得承认张居正厉害吧,但照样不能一战定乾坤。

    这样看,婺源的龙脉保卫战实际上是愚昧的文化保卫战,但人类社会的问题在于,一旦很多人相信这个理念,这个理念也能成为影响现实决策和行动的实际因素。所以,从共情的角度看,这场婺源龙脉保卫战很有道理。

    那这个历史故事的价值在哪里呢?

    一,了解了明代科举制的流程;

    二,了解了万历矿税失败的原因(太监与包税);

    三,了解了官员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诸多办法(有的善于调和,既考虑士绅利益,还要考虑民变的风险,还要考虑上级的意图;有的善于写报告,也就是会做PPT;有的立场与士绅们完全一致,抓起人来雷厉风行,善于挑动群众之间的告密和内斗)。

    第三个故事《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

    该故事是讲因看坟而请僧人建禅院,后禅院与主家陷入地产之争、祖宗尊严之争。禅院一方沟通官府,上下其手,而主家一方则利用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为自己讨回公道。

    这个故事的价值在于:

    一、了解了明代地方的监察制度和行政制度;

    二、了解了明代的僧人管理制度;

    三、了解了古代家族醉心科举的深层原因:“要知道,官员数量与家族地位密切相关。没了官身护佑,你繁衍得再兴盛,也不过是一块肥肉,引各方垂涎。”

    第四个故事《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这个故事的价值在于:

    一、了解档案的重要性,其中户口和田地是最基础的,但因为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会有统治成本问题。

    二、大明的统治基础是管理户口的黄册和管理土地的鱼鳞册。但这项制度到了明中期以后就逐渐废弛了,在利益驱使之下,玄武湖的档案馆最终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地方。

    三、地方官吏的利益勾结和欺上瞒下的手段,是人类最丰富的恶的想象力,总能找到缝隙钻进去。

    第五个故事《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

    这个故事的价值在于:

    看地方官吏是如何把手中的小权力用到极致而欺压百姓的。

    第六个故事《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

    这个故事价值在于看神仙打架是如何把民间百姓给劈死的。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引人入胜的历史纪实书了。学术书籍一是语言问题,二是关注的层面往往过于宏观,没有接地气,这本书写得很好,马伯庸老师又增加了一个粉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显微镜下的大明》-学术与小说的结合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ir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