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是蒋勋的代表作之一,里面描述了六种孤独——残酷青春里野兽般突奔的“情欲孤独”,众生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潜藏于人类内在本性的“暴力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绑与被捆绑的“伦理孤独”。
作者以美学家的思维和笔触剖析孤独,写出的是普世的孤独,可具体到个人,孤独的美感又泥牛入海,因为每个人理解的孤独都是自己的孤独。
每个人都有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刻,但是很多情况下,这种孤独建立在有意识的清醒的自我选择上,因为只有天才或者傻瓜对孤独的感触才会自带封闭式的无意识的美感。就像在我的理念中,除了盛世美颜,其他的男生打耳钉或者纹身是特别丑的,可问题的关键就是谁来定义盛世美颜,在我的世界我有资格,但作为社会人,大众的审美还是要顾及的,但是这样岂不是别别扭扭,所以我又矛盾的认为这些人都是英雄。孤独是矛盾又纠结的,痞子和英雄也许有同样尴尬的孤独感。
我一直觉得把两件十分对立的东西放到一起是很恐怖的,但是又很有美感,这应该是孤独的一个表现形式吧,就像,如果在一张纯洁的孩子脸上看到凛冽的邪气会特别使我震撼。不过有时候我还是挺喜欢这种相当对立而残忍的感觉。如果有一天我身上发生不幸的事情,我一定会去喧闹的街口看车水马龙、去菜市场听嬉笑怒骂、去大排档作汉三杰闻香下马,去有广场舞大妈的地盘、亦或找个安静阴凉的巷子口,公园石凳看看老年人的悠然神态。这些场景要么使我毁灭要么让我涅槃,我想会是后者。世界上对立的两面带给人撕裂的残痛之感,我相信经历过这种残忍会发现生活的美丽所在。今天在一篇微信推文上看到一位网友的评论,我觉得很有趣:孤独两个字拆开来有孩童,瓜果,小狗,昆虫,很容易让人想到夏日炎炎的午后小巷: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这和我想象的孤独是一个场景。人间最容易让人笑着绝望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孤独的吧。我喜欢这样子的夏天午后,这个场景多热闹,希望永远定格。这个场景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刺痛悲伤之人的神经,一方面带来希望,二者若即若离,飘渺不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常态化的存在于身边。其实很多电影都是这样拍的,哈哈看来自己是抄了导演的创意。
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什么感觉?我很认同曾经一位老师说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世界之最,例如留给恋人最美好的回忆是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最让人惊喜的一句话是原来你也在这里;最刺穿灵魂的遗憾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最难做到的一句话是感同身受;我毕生追求的最完美心境是什么?闲敲棋子落灯花。
很多人说挨不过去的时候去医院走走,有道理,可是我更有可能在最幸福的时刻去医院。人最难做到感同身受,即便都经历着苦难,有时候你的问题大巫见小巫兴许就解决了,如果解决不了,就置身于最美丽的地方,看看有什么是值得毁灭的。真心的孤独是聪明人的自嘲,因为他们十分懂得领略这份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