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星期一 潍坊 天气晴朗
电话响了4声,听到对面传来一声“喂”,电话接通了。
我故意大声道,“喂,咋那么久才接电话啊,老太太在不?”
电话那头说“你找哪个老太太啊?”
我接口道,“找王老太太,找我妈。”
电话那头又说,“哦,找我啊,你说她有没有空啊?”
我说,“应该有空吧,你帮忙问问呗。”
电话那头又说“你说有空就有空”。
紧接着,电话两头同时笑了起来,这基本上成了我和老妈开启热线的固定模式。老妈和老爸在东北老家,农忙时帮妹妹带孩子,农闲时就在家里与左邻右舍的老伙计们一起聊天玩耍。一说让她俩来我这里,就故意找各种借口,迟迟不愿意来,嫌弃城里不自在。没办法,就只能每天2-3次的电话粥,以慰藉我和老妈之间的思念之苦。和老太太拉拉家常,说说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说说妹妹孩子上学的事情,说说老爸种的庄稼和菜园子,有时候也会简单的聊聊我的工作,昨天在办公室、今天去了工厂、明天开会等事情,因为担心老太太听不懂,每次都说的很泛泛,不敢说的太过具体。
和老妈煲电话粥,让我想起了很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模式。随着孩子年级的提高,由于家长文化水平的限制和自我学习意愿(或能力)的不足,越来越多家长就像我老妈一样跟不上孩子的成长节奏,孩子讲一些好玩的事情或网络段子,家长不理解; 如果孩子在学业上遇到点问题,家长又帮不上什么忙。再加上家长的自以为是,慢慢的,孩子就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
想到这里,我暗暗决定,一定要多学习,尽量跟上儿子的节奏,和儿子保持在同一频道上,努力让这美好的时光呆的久一点、再久一点,我一定会尽力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