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馆丨高消费下的“伪高级”:有着高级的追求,却往往过着低级的人生

国馆丨高消费下的“伪高级”:有着高级的追求,却往往过着低级的人生

作者: 国馆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3:48 被阅读0次

    当你欲望膨胀,抬头时,会发现向上也是个深渊,无穷无尽。

    最近,翻到知乎的热门问题:

    “如果得知有的年轻女孩被包养,已有的价值观开始动摇怎么办?”

    为什么会动摇?

    因为被包养的妙龄姑娘们,不用奋斗40年,就过上了所谓的高级生活。

    她们穿一身名牌,用最奢侈的化妆品护肤品,吃遍高端餐厅美食,打卡欧洲美洲等旅游景点,每个月还领着上万的零花钱。

    而普通姑娘,努力学习,每天996上班,熬夜加班,周末做副业,也很难过这种高级生活。

    这样的差距,难免会让人觉得不公平,会迷茫,会委屈。

    被包养的价值观无疑是扭曲的,但这条知乎问题,更引起我注意的,是评论暴露了人们对“高级生活”的极度渴望和焦虑。

    整个社会都在鼓吹一种高级生活,越年轻过上越好,没过上,那就是失败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没过上的人,都很焦虑,谁没事儿愿意承认自己失败呢,

    在这种风气下,既焦虑,自尊心又强的人,总是容易做出点偏激的事儿。

    拿我同学来说,月薪1万,每个月买七八千的名牌包包。大牌衣服出新款,买;口红出新色号,囤;外国出新网红打卡点,去。

    每次获得这些新宠后,她都要在朋友圈微博发九宫格图,其中一张图,是她被P得老长老长的腿。

    很显然,她的工资根本负担不起这些高额消费,她选择透支信用卡。

    扪心问一句,这些就是高级生活吗?

    01

    有时,谁最贵,意味着谁最自卑

    显然这不是高级生活。

    这只是单纯的面子工程,虚荣心在作祟,统称「伪高级生活」。

    我问同学,为什么工作后要做这些浪费钱不靠谱的事?这对你没好处啊。

    她说:

    “同事每天名牌傍身,一身的香奈儿,这些打扮我负担不起,可职场没有这些打扮,我会失去很多工作机会。

    我必须搏一搏。”

    为了生存,她必须维持着这些高级生活,这些需要用钱砸出来的面子消费,一旦停止,前功尽弃。

    在这个速食时代,经济发展飞快,快得只能通过外貌穿着去判断一个人。

    每个人只能用东西去证明我是谁,我拥有最好的东西就能证明我是最好的。

    可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总有人比你更贵。最好的东西,永远都没有一个上限。

    当你刷爆卡买了一个LV包,证明了自己也是有能力过好生活的人,可是有人整个衣柜都是香奈儿普拉达,这时,你还能拿出什么东西证明你最好?

    用钱去砸钱,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圆桌派上,梁文道分享了一个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社会,每个白领都要备一套高尔夫装备。

    打高尔夫球,是社会潮流,是彰显社会身份的社交活动。

    被老板叫去打高尔夫球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是一种认同。

    但这份认同只是个开端。在打球过程中,你要和同事比较:

    球杆牌子,谁比较有名?

    装球杆袋子、打球鞋子、裤子、衣服,谁比较贵?

    每个人都想通过外在的配置去寻求认同,谁更贵,意味着谁更好。

    每当你特别自卑时,你总想攀附一个好的条件,让自己看上去特别好,得到外界的肯定,来树立自信。

    然而,这种自信最不堪一击。

    我们有着高级的追求,却往往过着低级的人生。

    02

    人人与高级生活的距离感消失

    改命没有捷径

    那再理智问一句,通过伪高级生活,改变命运,这真的是捷径吗?

    长期来说,这并不是一条捷径。

    在这个信息透明、网购技术发达、借贷便利的时代,一键下单的功能,让我们与高级生活的距离感消失了:

    一键下单,立即拥有某名人同款;

    一键借款,马上去欧洲20天游;

    一键下单,立马和某政治家企业家吃饭。

    在技术不发达、信息不对称的年代,我们要了解名人富豪的高级生活,只能看书看电视;

    而如今,一键下单,所有人轻而易举,买奢侈品,享有高级生活,这是“变得跟名人一样的成本最低的方式,也是最快的方式。”

    可是人性是懒惰的,一条捷径,总会有千军万马往上涌。越容易走的路,就越多人走。

    高级是克制、极致和特立独行,反过来说,低级就是欲望旺盛和盲目。

    从现实来看,一键下单的名人同款和大牌衣服成了所有人都能穿上的爆款,还能叫高级吗?

    有一期《铿锵三人行》,聊到奢侈品的问题。中国人大量购买LV,使它的品牌价值下降,满大街都有很多人背,在不该拎的场合拎着,出差背着,弄脑袋底下当枕头。

    商家为了迎合市场,将奢侈品变成了平民品牌,不管你有钱没有钱,其实基本上都能买得起。

    为此,窦文涛还补充道:

    “真正的贵族那都去到私人的店里定做的。

    现在北京富豪已经进入低调的奢华,感觉衣服上不能看见牌子和字母。但他去二三线城市去搞品牌发布会,就发现二三线城市的人仍然对品牌的认知度非常的高。”

    你透支信用卡,刚迈进高级生活的门槛,却发现,门槛里的人早已换了更高级的玩法。

    没有最有钱,只有更有钱。而更有钱的早已脱离了用高级物质衬托自己的时代,看到只会用奢侈品衬托身份的人只会沉默一笑,默默走开。

    最好的物质永远没有上限,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不可能通过拥有最好的东西,去证明自己是最好的人。

    03

    反自己时代,陷入焦虑之中

    有些人是想走“伪高级生活”这条捷径去改变命运,可有些人,却陷入了商品社会的无底洞陷阱,只能一直过着“伪高级生活”。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这种行为,就像你赶潮流,买了个新口红,觉得没有衣服配得上口红,于是你买当季最流行裙子;觉得鞋子过时了,跟裙子不搭,必须买新鞋子;发型跟全身造型不搭,烫发染发,做最潮的发型。”

    发现了没?我们进入了“反对自己”的时代:

    身材没别人瘦,衣服没别人时髦,鼻子没别人高,知识没别人多,各色各样的社交媒体一直在怂恿我们去比较。

    然后,让我们每天在视觉比较中,去反对自己,一直发现自己的不足。

    最后通过买买买,去缓解焦虑。

    正如好奇心日报所说:

    “社会整体变得更好了,东西变得更精美更有格调更有内涵,但是人越来越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大多数的普通人不是作为主体去参与其中,而是作为被动接受的客体,被时代(无数改变世界的明星企业家的新闻、社交网络的精致生活)裹挟着滚滚向前。”

    这就是商业时代所倡导的高级生活,这种高级就是伪高级。

    外国有一个实验,教授先给一部分学生低评价,告诉他们“测试成绩非常差”,然后带他们看摄影师拍的照片,问他们想不想购买。

    结果显示,获得低评价的人想买这张照片的欲望,远远高于那些被告知“测试成绩考得不错”的人。

    换言之,人在遇到挫折挫败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买东西。

    所以,商家们才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你,你有很多不足,不高级就要变落后,你买买买能力越高,你就越独立。

    可是他们从未跟你说,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不足,不再焦虑,成为完美的人,这就是个吃人的无底洞。

    所以,我们要正视焦虑,正视不足,正视欲望,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能被商业牵着走。

    正如阿兰·德波顿所说: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

    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提高自身的审美力,不要在欲望和商业中迷失了自己。

    东西贵到一定限度之后,其实跟“好不好”没有关系。

    贵,只是因为它少,需要的人多,所以它贵,所以贵不代表好。

    很多人根本不懂判断一个东西好坏,只能看价钱高低,比如:

    他喝很贵的酒,其实不懂酒;

    他穿很贵的衣服,但是他对剪裁跟材料是一窍不通的,也不知道衣服好在哪。

    这时,体现一个人的真正高级,就是看他审美力高低,这需要知识和经历的长久积累,靠钱是装不出来的。

    04

    在《东京女子图鉴》里,女主角绫出生在小城市,爱攀比,期待着能够在大城市立足和出名,受人尊重、被人羡慕。

    她想在东京过上高级生活,指标是:高级的餐厅、有钱的男友、有意义的工作、住在六本木顶级公寓……

    她模仿着别人的高级生活,换了6任男友,却发现自己从来没爱过人。

    跌跌撞撞,花尽心思,她终于住到了六本木顶级公寓,这个她曾经以为这里是日本上流阶层住的地方,来到后却发现这里聚集了中产阶级,她开始嫌弃,欲望一直没让她满足过。

    当你欲望膨胀,抬头时,会发现向上也是个深渊,无穷无尽。

    去大城市打拼的人,可能都把高级生活的标尺当作打卡项,伴随着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比较,一项一项去完成。

    可他们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个游戏里,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不要被他人和欲望禁锢。

    在云南插队时;王小波喂过猪。

    其中有一只猪自由不羁,喜欢到处乱逛,吃饱了就跳到房顶晒太阳,还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人们捉不住它,对它又气又恼。

    王小波却十分喜欢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还尊敬地称它为“猪兄”。

    他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写道: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愿你的生活能不被他人和欲望设置,无关物质高低,特立独行。

    愿你有高级的追求,也有高级的人生,这个高级的标准,决定权在你,不在他人手中。

    /今日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馆丨高消费下的“伪高级”:有着高级的追求,却往往过着低级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mh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