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的亲密关系,爱人和被人爱,这是人之常情。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很希望自己能给他幸福,给他带去快乐,陪他一起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甚至会因为他忽略自己的需要,持续奉献。但当我们(被)索取过度,这段关系还能健康、持久吗?
前几天陪一个朋友去医院堕胎。
她去年和父母一起来到南京工作,之后通过网络认识一个警察,相识数日,便已陷入热恋。
如同大多数情侣一样,他们吵架,分手,又和好,甚至谈婚论嫁,但结果又和大多数狗血剧情一样,未婚先孕,渣男说养不起,扔下几千元,跑了。
查出怀孕后她自己胡思乱想了一星期,然后假装镇定地找我陪她去打胎。
我很同情她的遭遇,但经过她连续一个多星期的抱怨和诉说,我必须得说,人生的很多麻烦,都是自己看透了之后还执迷不悟扯上的。
把虚幻的理想强加在残酷的现实中,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假的世界,以为能迷惑别人,结果害苦了自己。
想要收获一段健康长久的感情,不是单纯靠祷告、逃避就能获得的,首先自己要能正视这段关系的得与失、优与劣,之后我们再来好好谈将来。
她跟我诉苦的时候,几次三番地表示,其实她早就感觉他是个渣男。
男友带她出去吃东西,只挑自己喜欢的点,她吃了几口,吐了,男友吃完抹了抹嘴,还要怪她不领情。
两个人一起出去玩,基本是她花钱。
男友不肯见她父母,但多次带她见他家里人,因为要她买礼物。
男友虽然是警察,但外面欠下一堆债,父母离异,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一家人挤在两室一厅的小房子里。
这些,她都做好了准备,“我不介意,我们婚后可以搬出来租房子住。”
这样看来,她应该很爱他。其实不然,
“我已经25岁了,再不结婚安稳下来,就要成剩女了。他家毕竟是南京的,而且是个警察, 这样已经很好了。”
她只是恐慌。
“二十几岁的剩女”和“1988年的中年妇女”的观念一边被社会猛烈抨击,另一边却深深植入一些人的心里。
巨大的不安像潮水一样向她袭来,但她思考的不是在潮水更加汹涌之前上岸,而是先抓住一块木板想确保自己不会沉没。
即使是在发生了未婚先孕,渣男不负责任的情况后,她骂了几遍,最后说的仍然是,“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他带我见识过完全不一样的事物。”
她口中不一样的事物,是指这个男人可以连续打一百多个电话给她,可以骑自行车追公交车,可以带她去吃日料。
但她没有得出结论:能打一百多个电话为什么不能直接来她家找她?骑自行车追公交是典型套路,况且根本追不上!日料她不喜欢吃,男友一个人吃得欢畅,但她的人情债还落实了。
她自卑、怯懦、渴望稳定的关系,沉浸在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中不能自拔,所以当她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自己无限向往,有所不及的特质时,她便如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的:“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她只是需要一个人,去发挥自己的爱,她也需要被一个人爱,因为她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
依赖模型指出,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其他人那儿都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那么人就很可能愿意保持这一关系。
只是这样,她便忽略其他真相,像把头深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一样,固执地相信对方是一个大好人。
而面对生活中其他的可能性,她根本不敢考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更好的东西。
其实她只要能理智地分析一下,并且按照既定的职业规划走下去,不因世俗的观点和虚妄的幻想迷失方向,委屈自己,她有很大机会碰上更好的人,至少不会因此丢了一份好工作。
当所有的证据摆在面前,她还是选择视而不见,对方一句没有保证的保证就能让她倾尽所有,甚至用“性”取悦对方。
过度地活在对方的观点、嗜好中,逐渐分不出与对方的差别。
而当因此产生矛盾时,选择理想化自己,把自己摆到圣人的高度,凡事忍让,“因为我比他好,所以自然应该做好一点,不能表现得太小气、太谨慎。”
对自己的过度封锁让她的人生观彻底偏离轨道,长长久久,必须借着别人才能继续运行。
然而,只有两个独立的人才能发展出良性的两性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如果因为依赖,逐渐丧失自我,沦为他人的客体,恐失去对方而步步妥协,那么伴侣也会逐渐看轻自己,不认真对待自己。
等到有一天,伴侣厌倦了这种关系,他们会立马抽身,而且并不因此感到罪恶。
在他们眼里,“我”已经丧失为人的资格。
勇于独立自主是唯一摆脱这种困境的办法,否则只会陷入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同实质相同的噩梦之中。
若想赢得别人尊重持久的爱,不能只靠没有节制的奉献,等待别人的赐予,而是自己先长成一棵木棉,才能和其他树终身相依。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