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春葳蕤[ wēi ruí ],
桂华秋皎洁[ jiǎo jié ]。
欣欣[xīn]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 qī ]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zhé ]!
这首诗作于张九龄被贬荆州之时,他以春兰和秋桂自比,表示自己不会因为无人赏识而失去高雅的品行,让我们看到了他恬淡从容的胸怀,以及洒落超脱的心性。
兰草美在春天,桂树美在秋天,那个时刻它们的叶子繁茂,花儿皎洁。兰草和桂树欣欣向荣,是如此的生机盎然,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好的节操。谁知山中的隐士闻到了风中兰花和桂花的芳香,因而满怀深深的喜爱之情。兰草逢春而葳蕤,桂花遇秋而皎洁,这是其天性,并非为了博得山林隐士的采撷欣赏。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遭谗被贬后作此诗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高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唐代诗人张九龄,也是著名政治家、名相,更是个旷古绝今的风度美男,唐玄宗李隆基每次见到他都会多看几眼。作为一个“零差评”的宰相,政绩突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可以说,开元盛世之治有他一半的功劳。作为诗人,他诗风清淡,一扫当时绮靡之风,贡献也尤为突出。
张九龄确实是个不得了的孩子。幼年的他聪明敏捷,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是当地有名的“神童”。13岁时,他写的文章得到广州刺史王方庆的夸赞:此子必能致远。就是说,这个人长大后一定能有所作为。
702年,张九龄参加科举顺利考中进士,从此开始踏入仕途。从校书郎到左拾遗到员外郎,他一步步做到了大唐宰相。在张九龄担任左拾遗期间,因为直谏宰相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以及指出姚崇地方吏治不足而招致其不满。716年秋,张九龄称病返家,辞官归养岭南。张九龄守正嫉邪,刚直敢言,经常在朝堂上与唐玄宗争论,让唐玄宗很是不悦,因此越来越不得玄宗欢心。但在心底,玄宗其实是非常赏识张九龄的。张九龄被逐出朝堂后,每次有人举荐人才,唐玄宗一定会问: “风度能若九龄否?”
张九龄不仅有风骨,也有风度。据史书记载,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他长相俊美,身姿清隽挺拔,还是个十分注重仪表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保持着一种风度翩翩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