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只住在老家,老家在一个很高的山上,估计是我爷爷的父亲生逢乱世,想着住的高一点起码能安全一些。
但是,我爷爷的父亲,就是我老爷,我对他从来没有一点印象,也从来没有听爷爷或父辈的人说起过,估计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我只记得我爷爷和我奶奶比较长寿,都活了将近九十岁,具体多少,我也搞不清楚,总之,是很长寿。
在我八九岁是时候,我就离开老家,到父亲所在的煤矿那里上学,煤矿离老家大概有七八十公里,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要回一次老家,也很不容易。
我爷爷奶奶上了年纪,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就靠着生的四个儿子轮流照顾,我记得很清楚,他们四兄弟一年每家伺候三个月,到日子就移交给下一家,一般不会拖延。
就像在化工厂里工艺外操人员倒班一样,比如四班两倒,连上两个白班,紧接着在第二天晚上再上一个夜班,夜班下了之后的第三天早上,必须要等到这一天上白班的人上班,并且将昨天晚上遗留的问题交于前来接班的白班人员,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去休息了,包括接下来的一天也是休息的时间,然后在第五天继续来上白班。扯的有点远,但却是恰如其分的比喻。
由于我很早就离家去上学了,对于爷爷奶奶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在我七岁以前和以后过年的时候,偶尔回一次家,他们每次见到我之后,表面上都显得分外亲,仿佛要弥补对父亲当年的冷落与残忍。
父亲在兄弟中间排行老三,所以,等到二伯家伺候完之后,就轮到我们家了。父亲是世界上最蹩脚的男人,一辈子只知道挣那点捉襟见肘的死工资,初次之外,别的技能一概不会,就连过年买回家的羊肉,都是母亲在剐肉,拾掇,洗涮。
所以,每一次都是母亲回去伺候他们吃饭,洗衣等劳动。如果是正好赶在我们放寒暑假的这个时间回去,我们兄弟俩也会跟着回去,因为我们不想在家里看到父亲的那张死脸,另外一方面,父亲也懒得做饭。
我是出生在外婆家,并不是在老家,我现在推测可能是父亲兄弟姊妹众多,我另外有五个姑姑,最小的一个小姑后来换上了精神病去世了,所以说,爷爷奶奶总共生育了九个子女。
而父亲又是老三,既不是老大,老二,也不是最小的,夹在中间很不受待见,我推测是爷爷奶奶子女众多,顾不过来,只好舍弃父亲,让他自生自灭,母亲也可能心知肚明,毅然决然的选择在外婆家里生养孩子,所以,我和哥哥都是在外婆家里出生并且长大的。
一直到我五六岁的时候才回到了老家,可是,在老家,唯独我们这一家住的是爷爷他们打的两孔土窑洞,父亲的其他三个兄弟住的虽然也都是窑洞,但是窑洞的外面都是用石头勾缝砌的墙,里面也是用腻子刮的白白亮亮,地面更是用转头铺的平平整整,再看我们的屋里,土墙坯,地面也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的焦土地面,门分为左右两扇,晚上要关门的时候是,是右边压着左边,然后顶上一根长长的木棍。
现在看来,我这自卑的性格可能是从小就种下的,不怪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