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艰辛与隐忍,甜蜜与欢欣,流连于舌尖,交织、分离成酸、甜、苦、辣四种滋味,那些源自舌尖,痴缠于舌尖的遥远深切的记忆,像春天突如其来不明方向的风,虚无缥缈却真真切切包围着我们。
——题记
(一)
昨日与父母去循化踏青,吃饭时母亲讲起她童年的一个故事:她六七岁时,与她年龄一般的表姐同去亲戚家参加婚礼,宴席有道菜是清蒸羊肠,她的表姐正是换乳牙的时候,咬不动羊肠的肠壁,又害怕自己在用尽咀嚼羊肠壁的过程中,别人都将羊肠吃完,于是机智地先将肠壁中的肉粒吃完,肠壁留在碗里,等桌上盘中的羊肠全部被吃完后在等下一个菜的间隙,她才慢慢咀嚼那些耗时费力的肠壁。坐在旁边的母亲一边惊叹表姐的聪明才智,一边羡慕地看着表姐上下牙齿的碰撞而意犹未尽地怀念羊肠的香味。故事讲到这里时,我刚刚夹了一块羊肠放进嘴里,就着母亲湿漉漉的回忆,想象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而关于那个年代,我的长辈们不止一次地向我诉说那些萦绕于他们舌尖和记忆中的美味,5分钱10块的年奶糖、1分钱8颗的蚕豆、还有包装纸上有奶牛图案的牛奶饼干······年少时,只把这些诉说当成带着夸张色彩的趣事,直到后来,在时间的长河中,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了解了一些那个时代的孤寂和仓惶,才明白了我的长辈们在那个拼尽全力只为填饱肚子的年代感受到的获得美好食物的欣喜若狂,而这样的欣喜若狂,在这个衣食无忧的时代,用力搜寻而不得。人们一直在用宏大的词汇形容时代的交替和变迁,可是在我看来,一个时代的进步与颓唐,都隐匿于四散的生活里,得到平凡食物的欣喜若狂与找寻这种欣喜若狂而不得的遗憾和失落都同步于一个社会,一个时代。
(二)
我曾无数次地想要追回儿时在二中操场边上,眯着眼睛,咀嚼一颗草莓味的比巴卜泡泡糖,通过牙齿的咬合,从鼻腔喷涌而出的甜香。儿时,我随父母住在母亲任教的二中,酷爱草莓味的比巴卜泡泡糖,这种泡泡糖一颗3毛钱,年轻的妈妈知晓了比巴卜泡泡糖对我的强大诱惑力之后,用一颗又一颗泡泡糖轻而易举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在比巴卜出现的三秒后就在停止了的我的哭闹,比如倔强不去奶奶家的我还是为了5颗比巴卜站在了奶奶家的院子里······那日去超市购物,收银员用比巴卜泡泡糖给我找零时我才发现比巴卜已经有了很多新口味,迫不及待咀嚼,只觉得酸涩,和着嘴巴张合而来的冷空气,感叹童年远去的脚步匆匆。
10岁那年,我们搬进了楼房,父母还房贷,经济压力有些大,家里购买零食的次数锐减,那年开斋节,父亲的同学来我家做客,拿了两大包让我眼花缭乱的零食,我幸福地手足无措,为那些理解我的不容易的叔叔阿姨跑前跑后。那些零食不知被我享用了多久,喝完最后一罐旺仔牛奶的那个下午,我仰头舔了舔空罐子,咂嘴看着母亲,母亲为了转移我的注意力,拿来了旺仔牛奶的包装盒,沿着包装盒上那个大大的旺仔的轮廓,剪下了那个小娃娃,又将两个皮筋系在了旺仔两侧的耳朵上,为我做了一个面具,那天下午,那个面具带来的新鲜感和乐趣代替了吃零食的欲望。很早之前,我就想记录这个凝聚了年轻母亲智慧和温暖的故事,今天趁此机会一记,如母亲所言我是她的小伙伴一样,母亲也是我儿时直至今日的玩伴和益友。
舌尖是感性的载体,它发挥的作用远在品尝食物这个本质之上,它巧妙又不动声色地记录了世间的一切美好。
(三)
时间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中不停碾压着过去,对故去的人的思念并不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突然爆发,而是在平淡的日子里,发觉处处没有那个已故人的踪影时的无可奈何堆积才是思念。姥姥去世至今,我在无数个生活的细节里意识到她是真的离去了,再意识到我的悲伤超乎自己的想象时,会愣在某个地方热泪盈眶。我高中时,妈妈生了病,在西宁住院,姥姥来湟源照顾我,她照顾我的那段时间,每天早晨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掺了牛奶的黑米粥,那红褐色的热气腾腾的甜香弥漫在空气里,赶跑了每个细胞里的困倦,后来我费尽心思也熬不出姥姥的黑米粥的味道,原来那抔黄土隔开的何止生死。清明时节,哀思处处,我劝说自己,斯人已逝,该看淡生死离别,也许我怀念的仅仅是温润包裹整个舌尖的黑米粥的甜糯香气。
(四)
小时候,我对很多新鲜事物与食物的渴求都来源于小学的语文教科书,记不清几年级了,学《画杨桃》那课时,我随着胖胖的那位语文老师温和的朗读声,陷入了对杨桃这种水果的无尽渴望与幻想中,杨桃怎么看像五角星?杨桃吃起来是不是酸酸甜甜的?直到长大,第一次吃杨桃时,双手捧着那黄绿相间的轮廓透明的杨桃咬下第一口,酸涩让我一个激灵,扔下了那个来自教科书上的伴随了好几年的憧憬跑向了一边,在满手汁液地失望中,背对着童年,迈了一大步。
后记
我非常喜爱观看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食物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温度和诗意,它们的魅力从舌尖传递到灵魂,升华成一种无可替代的记忆,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与亲切,在不断的尝试中留存了最温暖的味道,所以,此篇小文拟题为“舌尖上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