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在读王剑冰的《中国年度散文》,现在换一种口味,读读韩小蕙的《2021年中国散文精选》 。
李舫《跫音》副题是《百年中共与北大红楼》,二题合之即是其主题与内容。不过是叙述历史、抒发情感而已,感觉和“精品”还有一段距离。这里读到的是节选,是不是写得最好的那一部分不得而知。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所谓节选,我觉得这是在忽悠读者,要么不选,要么全录。弄得我们想窥全豹还得去再花冤枉钱。我数了一下,这个选本58篇散文竟有15篇是残篇,不知我们这位编者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许谋清《起来》写国歌的诞生,以排比形成气势,一气呵成,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些非常难得的史料。
朱蕊《我有一个希望》也是节选,写殷夫的成长环境和过程。对殷夫的家世有了更清晰的轮廓,知道了孩儿塔的由来,也算是开卷有益吧。
冯艺《古老运河的娃娃们》写1935年新安旅行团的娃娃们一路宣传抗日救亡,重点写1938那他们在抗日文化氛围极浓的桂林的那段经历。
肖云儒《搂定宝塔山》还是节选,写文艺青年奔向延安,写冼星海和光未然合作完成《黄河大合唱》,写艾青冲破重重封锁,写摄影家吴印咸从不想在延安长待到后来不想离开边区。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刘成章《延安交响》写八旬翁回延安,感受延安的巨变,篇幅不长,语脉如行云流水,可作散文诗读。比如,“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犹记得,古延安沟壑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类似经得起反复咀嚼的语句还有不少。
杨闻宇《清凉境界》可作赋读,还是写延安,“清凉”二字是其精髓。作者善于从摩崖石刻中的题字生发开去,比如“金仙胜境”,比如“宛然云霞”,比如“水照延安”。
刘上洋《扁担颂》有“杨朔赋”的影子。从朱德的扁担,到苏区的扁担,到支前的扁担,到农田水利建设的扁担,然后再归纳到“扁担精神”,匠心独运,一气呵成。
徐则臣《向南,向西,向西南》副题是《重走西南联大之路》,勾起我重走西南联大之路的欲望。时空的错落和交叉,过去情景的再现,是本文的主要特点。语言朴质无华,思路开阔,放收自如,结尾点题如点睛。
蒋子龙《珠海咸淡水》用泼墨,写花,写树,写水,写苇,写港,色彩浓烈。“浪红杂狂紫,初粉映嫩白”,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活的。
彭学明《瑞安红》从国旗红到瑞安红,从国旗教育馆到民营企业第一个产业家,始终围绕着一个“红”字。
刘元举《行走在北京的春天里》虽是节选,但还算完整。作者反复提到桃花,似乎有意渲染早春的气氛,而把陈景润的故事放在这个氛围里,通过寻找故地,采访故人和故人的亲属,来回忆主人公生活的蛛丝马迹,谁说桃花不是香自苦寒来呢?
(2023.9.26.14:22~9.27.17:28.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