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像佛陀一样谈恋爱,就是享受》

《像佛陀一样谈恋爱,就是享受》

作者: 林小破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14:35 被阅读0次

                       有一片清香原野。

                   你愿意在那里等我吗?

    台版书名:《像佛陀一樣談戀愛,就是享受

    英文书名:If the Buddha Dated: A Handbook for Finding Love on a Spiritual Path

    夏綠蒂.凱瑟(Charlotte Kasl PH.D.) 著;黃漢耀译

    之前去台湾时带回来的,是买的几本书里最“通俗”的一本。看书名的时候有点犹豫,感觉有点哗众取宠,也许是现在市面上打着“灵性”旗号的书多到泛滥。不过随手一翻,看到一段话,让我决定把它带回来:“早期信奉佛教的人,以出家僧侣居多,他们奉行戒律,不聚财,不结婚,是生活清贫的独身者。这也是为什么佛教理论几乎没有讨论性爱与两性关系的原因。然而,现代西方的佛教徒,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探索,如何在修行的灵性之旅上,把性爱与两性关系处理得更加和谐。”我想,这也是很多现在学佛的年轻人面临的讳莫如深的话题。处理不好,确实会成为“修行”上很大的障碍。

    至于内容,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说实话,所有的类似的书籍要阐述的大体都是同样的那些道理,只不过,我们的“自我”或是“我执”确实是坚不可摧,也许就是需要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观念强化,才能稍稍触摸到我们内在的真实。

    摘抄一些没有新意但仍很重要的话:

    害怕约会、不敢去爱、发展出重重问题的感情关系,造成这些困扰的愿意,全部诞生于我们告诉自己的故事。每一次碰到棘手时间,而我们应付得很情绪化,直接的反应就是创造一个故事解释,减缓痛苦。一次又一次,我们重复相同的故事,让故事活出自己的生命,最后竟变成我们行为处世的依循脚本

    每个人都会编好多故事,故事线索往往来自老师、父母、教会、电视、宗教或阶级信仰。线索在故事中发展成扭绞成一团的缆线,然后生根于脑海,形成牢不可破的信念系统。我们信奉它、供养它,好像这个系统是土生土长,本来就存在的,……这个虚假的系统,不停建构我们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成更先进的过滤系统,重新诠释我们对人、对情境的反应。如果我们相信:“我将永远被放弃。”那么,我们将自动创造情境,自暴自弃,或是被遗弃,不会注意别人的忠诚。……在我们故事深层,常常会找到痛苦的回忆。让属于头脑的记忆走入心里,关键就是同情,每个人都可能忆起不堪回首的旧日伤痛与孤独,但是人人都懂得尽最大努力安慰自己。只要培养出同情,就可以对自己这个凄惨的部分说:“我了解你的感觉,可是一切已经结束,我们也长大了,有能力照顾自己。”

    我见过不少人,他们过着单调孤僻的生活,只是阅读、看电视、或是坐在电脑面前,可是却盼望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感情关系。可能吗?当我们还无法打开自己,怎能对某人裸露自己的心?……天上掉下来的奇迹关系是一种奢求,我们真正能做到的是,把真诚放进所有的关系里。不敢邀朋友一起看电影,那么,在床上脱掉衣服之后,怎么可能向爱人表明我们的真情?

    “宽恕父母代表宽恕自己,宽恕自己才能宽恕父母。”……与父母和好,就是体会到我跟他们有哪些相似,有哪些不同。我们讨厌父母的地方,就是我们讨厌自己的地方,因此,必须与这些部分和好。也许,我们觉察不到这些讨厌的特质,觉得与父母完全不同。但是,只要从虚构的故事中解放,同情就会滴入我们的心,也会低落在称之为“父亲”或“母亲”的巨大想象里,慢慢还原为“那个男人”、“那个女人”。不完美的人性也慢慢还原,回复到父母原本的定位里。只要态度温柔,清晰地关照自己与父母,就能穿透面具,对父母的观感产生惊天动地的改变。

    坊间许多书籍喜欢讨论如何获得性高潮,而且着重在密度、强度、频率,基本上,这也是人性之一,没什么不对。可是如果缺乏圆融结合的亲密,性高潮永远达不到满足点,无论身体多么快感,多么狂野。如果还用色情影片、皮鞭手铐,还是以幻想他人来助性,道理仍然一样,反而刺激必须越来越强,愈来愈夸张。因为缺乏真情的性行为是空洞的,找不到意义,而且令人厌烦。只有更大的刺激,才能暂时压制厌烦的感觉。

    “你还没有能力付出,那就不要给。”那这句话作为标准,在心情平静时检查你的动机。如果伤痕仍在,心有怨怼,或有别的目的,想迷死人、引诱、使诈、谋骗、让人欠你一份情,那就不该给予。因为这是自我设局耍老千,不叫给予

    有人说,基本的情感只有两种——爱与恐惧。爱的时候,我们不再恐惧;恐惧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力爱。大多数人就在这两者之间摆荡。……我们害怕别人不来爱我,也害怕某人爱我。如果别人不想跟我们在一起,我寂寞、害怕自己有缺陷。如果某人爱我,又会担心他死缠不放,或担心自己配不上、担心他离去、担心爱情愈走愈无趣、如果生命本质断线,任何事都会令人恐惧。

    我终于体会,我吸引过来的人,会用感情胡萝卜引诱我,正要上钩时,他却收掉胡萝卜。这正是我跟母亲的关系重演。我的潜意识依旧想得到母亲的爱,所以选择的对象老是那种会抑制感情的人(就像我母亲一样),然后希望他们改变(跟希望母亲改变一样,而她并不会因此改变)。我创造了这个故事,也让故事影响我,要我注定孤单一人。

    我逐渐明白,故事是由一连串妄念组装的,我可以观察它们,看出一切只是来来去去的念头。我不刻意挑战它们,也不想安住其中。我只是接受咨询、打坐,妄念不再群起而来,愈来愈稀薄,像空中的淡云,好个云淡风轻。

    分手不应是是突发的震惊。大家应该关心现况、检查自己的意图,互相清楚分手的问题所在,而不是退缩防卫,在怨恨中怒目相视。……记住关键:关系间的互相伤害,总是在潜意识或没有觉知下造成的。所以,如果可能,即使稍纵即逝,我们也要好好把握相爱的那一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体认:敌人是我们的潜意识,而不是那个人。

    爱错人就放开手,专心吸引你想爱的

    关系狂风暴雨,可是却勉强感情继续运作,通常都缺乏自我观察,而且被“我一定可以坚持下去”的虚假故事催眠。也许,他们在约会的前几次,就已经发现毛病,却不愿面对,反而在半年后大发牢骚。或者,他们欺骗自己:“他经常迟到、喝醉、闷闷不乐、不够体贴、心不在焉,我不介意。”“她从来不关系我要什么,也很少拥抱我,没关系,我不会生气,不会觉得挫折、受伤。”他们不仅欺骗自己,还说服自己,自认有耐心、有爱心。……

    承诺是深化感情的寄盼,提供保护性的“缓冲边界”,允许我们在冲突里成长,也允许我们质问、探索性爱、揭露自己的内心。承诺不必地老天荒,只答应在一起就好,即使是承诺在一起四个月或一年。如果连一点承诺,都说不出口,那么,爱人就可能退缩观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生物求生的机制。

    “缓冲边界”模糊的人,大多心有所惧:害怕提出承诺后遭拒,或是说到做不到,自毁承诺,或是辛苦维护承诺而失去自己。承诺就像修行人的戒律,深入其中之后,心灵反而更自由,因为这是一种觉知的训练,而且面对自己可能毁诺的恐惧。有能力承诺的人,就是一个觉知的勇者,有负起责任的信心,所以他是信者,是肯承担的仁者,进入灵性成长的境界。

    承诺的表现就是“守信”。守信代表“一个人知道他是谁”。相当于“觉知”的意思。……在平衡的关系中,两人会主动界定承诺。模棱两可的承诺,就是模棱两可的迷糊关系。可是你又不能勉强——承诺必须出自真心——真心的承诺才有亲密可言。没有承诺,感情无法深化,只能停在某个点。这时,最好扪心自问看到什么,没有承诺的感情,让我们看到幻影天堂还是泥地?

    对爱人的承诺,就是我们灵性誓愿的具体呈现。我们誓愿承担感情关系中的一切,这跟誓愿真实呈现自己,是完全一样的“三摩耶”

    三摩耶就是不藏私,不保留任何东西,不强留退路,不再做其他选择,也没有等一下,你全然坚持,全然在当下……然后,我们变得很柔软,不再自欺欺人。——佩玛•丘卓

    好吧,我也觉得自己有点扯淡,一本书居然让我就这么“总结”了,呵呵,当然,作者还是给了很多实操性的方法,比如呼吸、观想,还有很多可以为自己作“诊断”的标准,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阅读一下呵呵。

    最后,借书中最后一个章节的内容,献给各位曾经爱过的,正在爱着的,准备要爱的。。。。

    当人选择结婚,这个选择不应该是世俗的约定。他选择的应该是终生服务爱人,服务你的爱——服务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可惜,以世俗社会的标准而言,这个选择被批判为好高骛远……

    ——Lee Lozowick,《性爱炼金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像佛陀一样谈恋爱,就是享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gk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