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235602/7f097e4b690d84df.jpg)
患者:刘某
性别:女
年龄:33岁
主诉:患者两年前不明原因后反复发低热不退,近两年来周边中西医多方求治无效。
初诊:2019年1月30日
刻诊:舌淡红苔薄白,稍口苦,脉浮稍弦。体温37.8度,怕冷恶风,背凉,遇冷背凉加重后难于入眠。二便可,月经量少色暗,腰痛,易痛经。
四诊合参:怕冷,背凉,畏寒恶风为太阳桂枝表证,口苦,脉弦,反复发热为小柴胡往来寒热证,腰疼可视为柴胡桂枝汤的支节烦疼。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子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方组:柴胡60g 黄芩20g 党参20g 姜半夏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20g (切) 大枣6枚(撕)制附子30g
剂量:7剂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水开后再煮45分钟,去渣后分三次温服。服药后再服热稀粥以助药效。
嘱:停用一切退热西药,忌绿豆汤,绿豆面,水果凉菜酸奶等寒凉饮食。
二诊:2019年2月8日,患者自述服药一剂后当晚就开始退烧了,怕冷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浮,怕冷背凉腰痛皆不同程度有所减轻。上方7剂继服,服法同前。
三诊:2019年2月18日,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弦浮,月经量可,无痛经,背不凉,腰不疼痛 ,不怕冷睡眠佳,体温正常不再发热。患者因担心体温再次反复,主动要求服药巩固。
更方:柴胡60g 黄芩20g 党参20g 姜半夏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20g (切) 大枣6枚(撕)制附子15g
忌口服法同前
2019年5月22日电话随访信息反馈:服完药至今再没有出现发热!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35602/f0964b6ad8eebd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