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
自我是自己对于“我”的认知。是关于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认识自己的问题。
常到“认识你自己”,到底是在认识什么?
更加了解自己了,认识到自己如何是如何看待问题,如何理解问题,如何与世界相处的。
我的姓名、职业、年龄等并不代表完整的我,只是外在给与我的标签。那么我的观点是自我是二元的,有内外之分。还存在一个不因环境而变化的“真正的自我”,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本质自我。(没有什么改变的自我,都是在成长和改变的)
真实的本质自我是什么?四种观点:
- 真正的自我是意识的自我,即那个对自己有意识的思想着的自我
- 存在主义认为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得自我,自我是一个伴随着我们生命全过程的创造过程
- 佛教认为自我是虚幻的,根本不存在自我,自我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幻觉而已
- 自我不是个体的东西,而是整个社会的产物,换而言之,你的自我并非真的属于你自己
我认为自我是变化的自我意识,它是可以成长而变化的。我更加的倾向于存在主义的思想。
本质自我就是我的思想吗?我认为是的。
自我认同?
就是我认为什么是我?我们会将我们的身体认为是自我的一部分,它是自我的物理特性,而宗教、哲学让我们更加关注精神上的自我。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自我。我们可以从身体上达到对方,但是心灵上是达不到的。身体和心灵就像太极的黑白是两者相互交融的,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就心灵和身体来说,心灵占据了自我更大的部分。
记忆是自我的一部分。
情感往往被认为是非理性的。但是我认为情感是心灵的一部分。
情感和理智应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
“任何情感都是由感受和意向性构成的,通常都伴随着一种同时发生的冲动。”
“一个人的特征不仅由他的所知所忆或思考方式决定,而且也由他所关心的事物决定。哪种情感占优势,情感如何得到表达,这些都决定着一个人的特征。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如何感受事物。”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没有生来就确定的义务。我们需要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之余人的本质而言,也没有确定的本质。更多的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做的决定对自我的影响。
总结:
自我是自身和社会共同塑造的产物。人只有服务于社会才有意义。“我”本身包含身心两个部分,她是一体两面,只是心这个部分更加的重要。我的情感、我的记忆、我对世界的看法共同塑造了自己。面对自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后果,现在的你是你,未来的你也是你,自我总在成长中不断的变化。“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自身及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没有寻找自我,只有发现和认识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