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提出了“世界的本质,是关系”的观点,并由此发散出关系以及爱的方式。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开始用这些方法思考自己的各种关系。
首先,必须得提到一本书,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书中描述了“我与你”和“我与它”这两种关系。
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和它”;
当我放下我的预期和目标,与你相遇,这时的关系才是“我和你”。
也就是说,只有是把对方看做是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不管这个目标是多么的伟大光荣正确,这样的关系都是“我和它”。用这样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身边常见的几种关系,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工作关系中,不管和领导、同事还是下属,构建的都是“我和它”的关系,因为我们在这个关系中都有清晰的要实现的目标,无论是公司发展还是个人成长。
爱情关系中,我们渴望达到“我和你”的关系,无条件的去爱对方,接受这个人的全部,包括缺点和不足。但现实中其实很难做到,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对对方都是有所期待的,当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特别看重的时候,还是很难全面的接受对方。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构建的爱情关系大部分时间里,仍然是“我和它”的关系,当然在某一个时间点我们会发现“我和你”的瞬间,那是一种美好的经历。随着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和磨合,是不是能在最后实现长期的“我和你”关系,我不敢确定,现实生活中我也暂时没发现这样的实例。也可能是我修炼不够,缺乏这样的眼光。
最后说说亲子关系,我们通常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似乎是最可能实现“我和你”的关系。但我们在现实中常见的表达却是“宝宝,你要听话,妈妈会更爱你”、“我是你爸,这件事你得听我的”,从这些话中你是否感受到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可能会说,这些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们坚信我们心里是无条件的爱着我的孩子的。但当我们的孩子考试不好你真的认为他比较平庸的时候,当他们处于逆反期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当他们真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让你心力憔悴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的爱还能保持没有一丝减弱吗?作为父母的我们平时言语中带给孩子的这种有条件的爱,还会造成的一个严重的结果。孩子会学会保护自己,不能表露真实的自我,只能表露别人或者集体认为好的东西,最终失去自我。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曾经是这种关系的受害者吧。
不论在何种关系中,双方的冲突甚至偶尔带有的攻击性,其实背后都藏着某种不安,我们可以调动所有的感觉去感受到对方攻击性背后的不安,在感受不安情绪的基础上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攻击性并接纳它,这是我目前能够想到的短暂实现“我和你”关系的一种途径。
毕竟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写于20180722,感谢武志红老师的课程和陪我一起实践的我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