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让“病”具有了多重语义,简单地梳理大致有如下几个意思: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缺点,不贴切;损害,祸害;不满,责备;烦躁,担忧。从语义诠释的内容看,五个方面没有一个是积极而被公众愿意接受的。这也许就是世人“谈病色变”的原因之一吧。不过,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审视,“病”也有轻重缓急之别,其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所呈现的方式也不同。
俗话说:“吃五谷杂粮,生灾害病在所难免。”粗茶淡饭保平安固然不错,但有时候由于肌体与所食之物提供的营养可能“相生相克”,在相互的搏杀中由于肌体无法抗衡强大外力的冲击而败下阵来,身体发生病变就在所难免。再者,生活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不可能找寻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所以纵使你时时在意,步步小心也无法保证不生灾害病。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金刚不坏之躯。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千古真理。从生病产生的病理看,大致有两种渠道:被动地被传染,主动性地摄入。就前者而言,置身在纷繁的世界中,单薄的身躯似浮萍草芥,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无法做到完全地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侵蚀。这样,四面八方的有形或无形的瘴疠会在猝不及防间侵入躯体,会吞噬抵抗力薄弱的器官,生病也就在所难免;而主动性的“引狼入室”正应验了乡间俚语:“不作死,不得死。”因为拥有了一定的平台,所以就无节制地消费“上苍赐予”的机会,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管明日是何时”的乐逍遥的洒脱尽情地放纵。由于长时间“白天不知夜的黑”,久而久之,肌体难以承受超负荷的透支,发生病变也就在所难免。
不论是诱于何种原因,但身体出现不适,在物理性的疗法无法康复的情况下,只能借助于医学的工具。工具病情的轻重不同,采取的医疗手段的方式也不一样。一般秉持的原则是吃药能够只好的,尽可能不打针;打针能够治疗的,尽可能不挂水;打针不行的,必须挂水;如果挂水再得不到缓解的话,那就是大麻烦了。这是常识性的诊疗程序,也是一般患者所坚持的。但是,当用这条常识性的治疗方案来观照现实时,往往会出现很多超出常理的情况:就患者而言,为了求得速成,他们会采取“三级跳”的方式,不论是什么样的病征,只要不舒服,直接采取挂吊水,希望能够立竿见影;就医者而言,因为利益的趋势,当病人站在面前时,经过简单的“望闻问切”之后,首先给出的建议就是挂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通过挂水既可以见效,又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不过,从事物本身的属性看,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病也不例外。病的引发需要过程,病的治愈也同样需要过程。如果人为地改变这种过程,即使可以获得暂时的成效,往往会出现短期疗效的获得是以对肌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为代价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各种药物层出不穷。对同样的病可以有名目繁多的药物可以治疗。至于哪一种是最佳的,幸运的人如果遇到名医就选准了对的药物;侥幸的人,在“大浪淘沙”中碰巧选准,对症下药,也就药到病除;不幸的人,只能像小白鼠一样,成为了试验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如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当药物杀死病毒时,它无形中会对人体的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如何把这种伤害降低到最小,这里涉及到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首先,科研水平的发展,医学水平的提升是保证。如果现世能够涌现更多的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也许就没有了更多因药物的负伤害而致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现象;其次,现世不被无医德的庸医,或无良知的名医充斥,病人的痛苦会减轻许多;再者,如果患者能够理性地对待自己的病情,能够客观地对待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遵循规律地对待自己的病情,也就少去了许多意外的伤痛。当然,医疗市场中视“假”如过街老鼠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坊间有语:“病急乱投医。”理性的分析可以头头是道,但是当身体真正出现病征时,感性会不自觉地占据主导。没有出现病兆时,无法体会到病者的痛苦;一旦生病,就会想方设法以求速成。这样,凡是有效的药物都会成为自己的口中之物。尝遍百药,就是渴望药到病除。结果可想而知,欲速则不达。出现这样的结果,从根源上看,根本的原因之一是,科技发展得太快,催生的新事物太多,这种速成的新事物由于缺少时间的积淀,有的东西只是拥有的皮毛。由于不得精髓,它们自然就无法发挥真正的功效。当然,商人重利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新年第一场病,虽然是小恙,但经过几种药物的试验已经深深感觉到痛苦。所以谨记:有什么都好,千万别有病!(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陈士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