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 • 全球抗疫想法
英国抗疫记录 - 2020.3.22 鼓足勇气写写关于民众捐赠的

英国抗疫记录 - 2020.3.22 鼓足勇气写写关于民众捐赠的

作者: QBellC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09:49 被阅读0次

最近欧洲大陆沦陷,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里(终于)又开始有人发起各项捐款捐物的请愿。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六周前,各种物资捐款支持国内疫情的,也是在各个社交平台搞的热热闹闹沸沸扬扬。很多海外同胞真的很给力,在物资被滞留在国内某个仓库,而前线人员因没有医护措施,在线上求救的情况下,能够组织捐款,找货源,跟进物流,绕过层层layer把医护用品直接送到医院,其中各种事无巨细令人佩服。

在组织海外捐赠这件事上,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有人专门找欧洲供货对接国内买家,全部医用标准但批发不零售;有人以一己之力在哪儿扫哪儿,以分批零卖的方式集中,然后定点发给国内;还有些自媒体人,平时组团个母婴用品什么的,本着读者是衣食父母,现在衣食父母有难的原则,在外国联系当地或异地可靠的供应商,找到货源发给有需要的读者,或者和读者有联系的、可靠的医院对接对象。属于出钱出resource又出力的过程。

这个向内输出的过程之所以被全民所追捧,一是因为举国封城、以小家奉献大家的洪亮基调已经唱响;一是因为人民对之前红cross 会的丑闻事件还没有翻过片儿去,本着给你还不如我自己来的精神,实践一下强大的执行力。于是我们看到了韩红,不光组织艺人捐款,还亲力亲为帮助送货。讲真这次要不是韩红,所有那些平日里站流量的艺人,演员,网红,真的会被秒杀的渣都不剩;人民有灾难的时候他们都干嘛去了?不知道等疫情过去之后,现在十几岁的年轻人会不会在几年后报专业的时候多考虑一些STEM的理工学科,明白了原来在real world,什么自然科学,基建医疗业都比娱乐业对社会的贡献大的多的多。对于娱乐产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我们好像有点见钱眼开,偏离轨道;看看英国全民医疗系统(NHS)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就知道,对基本医疗体系的保护,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体恤,是一个国家的底线。

所以在国内开始抗疫的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泱泱大国物资丰富却无法给自己的前线战士提供盾牌和军饷,所以说好的我们渐渐走入强国行列可以和美国叫板的底气哪去了?后来想想其实是个体系制度滞后于突发事件,个别在位的人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导致一个崇高的机构名誉受损的现实写照。这不,放在别的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所以还是要手动点赞一下之前出钱出力又有资源有执行力的各位,最主要的是,这种援助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上的:有需求,让找货源、资金、物流、人力等等一切,变得更有意义。

临时采访了一下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的林副主席,他们参与的物资输入的捐赠活动很值得借鉴:活动由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和武汉大学英国校友会联合组织平台,八个参与活动的合作组织分工明确,分为采购组、物流组、募捐组等等,平台有专业人员验证医疗护具是否符合标准,林副主席所在的汽车工程师协会协助了采购和募捐,下面节选该活动纪实新闻稿中的一些数据:

“武汉大学英国校友会、全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及其同济医学院校友会,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伯明翰大学华人学者协会,明翰现代中文学校,雷丁中文学校和索利哈尔华人协会。截至2020年2月17日,联合平台共募集总额约5万英镑的善款,用于购买抗疫急需的各类医疗物资(包括14560个医用口罩,4493套隔离服,289副护目镜,17000副医用手套),定向捐助了9家抗疫一线的武汉医院,协助医护人员早日结束这场波及全球的抗疫战斗。”

不可置否,物流工作非常繁琐,要做到事无巨细上到联系运输公司下到贴标签都处处需要花费很大精力;然而我觉得更值得借鉴的是这个平台在国内的救援物资分发流程,华人教授协会里面有位教授曾在武昌医院任职,然而这近5万镑的救援物资并没有因此私人关系一股脑的流入武昌医院,这位教授通过平台确定了授捐单位的criteria,最后筛选出包括武汉协和、武昌、汉口等在内的9家医院,进行定向捐赠。

这是一个end-to-end 的流程,责任明确,分工具体,有专业人员指导,在私人关系的基础上把定向捐赠做的系统化 。记住这几个要点,这是任何有众筹心愿的人都应该考虑的步骤,这是一个对整个环节中捐赠人、参与者、收益人都负责任的态度。

让我们再来看看单纯捐款。先说国内个人捐款:有一阵微博上大肆报道哪位退休工人捐了毕生心血10几万用于抗疫;或者低保老人捐出所有积蓄怎样怎样,很多人反对这样的宣传,觉得个人力量杯水车薪,尤其是自己本身收入不高的老人,看了让人心酸。我同意,但是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无解题,被奉献主义精神洗脑的民众,是不会觉得国家有难揣着自己那点儿钱留着养老高尚的,奉献自己所有,才是有生之年来实践这种牺牲精神的良机。同意不要宣传了,吃相难看,然而深知对于自己做的选择,只要遵从自己意愿,谁也阻挡不了。有人会问那么有钱人为什么少有这种倾尽囊中的奉献主义精神?很简单:因为没被洗脑,不信奉奉献主义精神,才是机会变成有钱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是吗?

不知道在小美事件后,还会不会有人只捐钱给机构,不问流程。不知道这些钱最终会落在谁的口袋里,活的单纯有情怀,在自己能接受的信息范围之内做决定,其实也没有什么错。那些“有经验的”,“看透游戏规则的”,“好心劝说的”持怀疑态度的长者们,除非是至亲,否则没有什么权利用经验主义对别人的有意识决定给予置评。管好自己就好。

再说说捐款下面的海外捐款(内输):凭记忆当时好像以各个华文社区为单位捐款的居多,从个人到孩子所在的中文学校,从中文学校到中华文化基金会/华文促进会,至于为什么到底钱去了哪个会不太关心,是因为去哪儿其实都一样,扔出去个石子儿听不见响儿,后来这个总款项是由华人基金会转手给国内某会了?还是买到了防护用品寄给了疫区医院,不是很清楚🤷‍♀️。如果以上面教授协会的捐赠流程作为标准,作为捐赠方的各位爱心群众,如果下次有爱心,你会选择捐给谁?再遇到需要选择是否捐款,捐给谁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一杆称衡量一下,哪个流程比较成熟。

之所以说流程成熟而不是用简单的“靠谱”这个词,是因为靠谱可以被曲解为:对做事态度和热情的质疑。好多人觉得我有热情募捐,你认识我,就能推导出你要无条件支持,如果你多问一句,就是对我人品的质疑。 哎呦造成这种行为的心理因素还能写个5000字,简单说来就是有隐藏的情绪自己没有认识到。在借鉴一下《情绪阴影》中提到的“英雄原型”这类人的特质:

“英雄原型-許多人生命中都有這樣的一個存在,脆了拯救和幫助之外,以“楷模“的姿態出現。那種曾經被拯救、被幫助的感覺,常常在我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已成為這樣的人做為自我期許。”

"英雄還常常要配上“悲劇”,也就是具有淒美意象的故事情節。陷入英雄的陰影面時,我們內心可能會產生過度戲劇化的同情心,讓旁人感受到一份不切實際的高傲感,使得我們在人際關係上發生某些危機。換句話說,當“英雄”原型佔據掉我們的情緒狀態時,可能讓我們變得善於和能力差自己一截(想要拯救、幫助他)、或者高出自己一截(想要被拯救、被幫助)的人相處,卻不擅於與“同類”,“同僚”相處。” -  许皓宜《情绪阴影》

看到吗,有这类特质的人,会对”被拯救者“有无限大的compassion,至于物资在哪儿,检验标准在哪儿,接受流程怎样,都是事后会想到的事儿,嗯!我走一步看一步,马上就想到这步了,你现在问我就是rush我,质疑我,怀疑我的人品,怀疑款项不透明。我需要的是救赎者和悲救赎者,同类同僚都走开!“英雄主义附体”,自己创造未经验证的“需求”, 又不能观察到或者正视自己的隐藏情绪,会创造出一种混乱的、逻辑不清的、但是初衷甚好的幻象。被牵扯进来的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对,但是想不明白个所以然所以盲目跟随。Professional conduct+ Entrepreneur mindset 是做任何事成功的关键,任何私人关系想一起做事都要有职业素养才能succeed. 试想我们公司卖基金的我给你推销个基金,你会不会因为相信我就盲目入市?总得问问performance benchmark是什么, 收益率怎样吧?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和英雄原型相辅相成的还有“救世主“原型:

“你們沒有我不行!- 在“救世主”原型中,最怕的就是“沒有我不行”的執著,這種執著常常是用來遮掩我們內在對於自己有一種可能會變得毫無價值的害怕。“救世主”原型看似在努力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但也是把自我價值的來源寄託在別人身上,而忽略了練習·從自己的內在去看見我的美好。” - 许皓宜《情绪阴影》

想强调一下,引用情感行为原型做例证,只是想从第三人称角度,呈现“出旁观者清”的perspective,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原型并没有好坏对错,正面认识然后拥抱,是深入了解自我的开始。就比如我一个“疗愈型”人格在这里写写念念,也许也是为了安抚,自己那些没有被安置的情感需要。

说回逆向操作之资源从国内向外输出。

最近英国到处都弥漫着保护国民医疗系统的调调,前天以为英国护士下夜班去超市买不到食物绝望流泪的视频在第一时间得到了address,所有超市都限购,就是为了保证白衣天使们能够有后勤保障。尽管首相卫生部领导一再强条,NHS物资是有的,只是目前在sorting和delivery环节有所delay导致有些医院的前线人员面临PPE (个人保护器具)出现短缺趋势。在“英雄原型”特质人们的眼中,简直就是提供了“悲剧”环境导致拯救心爆发的trigger.  当然这一切都值得歌颂,only if你有一个考虑成熟的process. 或者,在这个变化无常,没有人不会犯错的乱世,心怀一颗无私的心,一个open-mind,努力放下小我的自尊心和对错心,真正的做到耐心做research,虚心听同僚意见,明确目标是把事情做好, 而不是谁对谁错谁有远见谁考虑不周。

在逆向操作上,林主席也说,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主要是因为NHS的采购系统procedure非常严格。那么来简单给大家普及一下NHS supply chain这个机构存在的意义。他是个机构(trust),和所有的NHS Trusts合作,专项负责采购供应。任何supplier,会跟NHS supply chain签订合同,然后由它们分销给各级医院。医院和Trust的关系是:一个Trust可以包含几个医院,比如Leeds Teaching Hospital Trust下面有四家大型综合医院,属于Secondary care;我们平时看病的GP, 按区域被各个Primary care trust管辖。每个医院的procurement department都应该严格遵守NHS的流程规定,究其原因,除了因为防护用品出了问题他们会被训诫之外,回到最原始的社会价值观,就是因为“t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所以我很佩服上面说到的教授,把通过私人关系建立起的需求点,延伸成对整个武汉市医疗系统的支持,公平公正,让人安心。试想如果他们选择把5万镑的用品都汇给一个个人,那会是什么后果。。。

冒着被“英雄原型”排斥的风险,送上同僚关于下一步的remind:那些一个个被列在定点捐赠对象,防疫物资收货人的华人医护人员,收到防护用品是自用还是会分享给同事和科室?怎么个分配法?需要跟上级汇报了吗?需要向procurement 部门通报吗?每一步都做到do the right thing真的很难。。

各位自媒体大咖,写帖子前是否稍微考虑一下end-to-end,发收信人信息的时候是否应该问一下,捐赠数目到了多少就不需要大家再捐赠了;等到物资补给跟上了,你们会不会再考虑写篇文章通知大家,ok够了不用再捐了?关于怎么宣传:社区组织定点捐款/捐物,初衷是为了表现华人对所在社区的无私支持和凝聚力吗?不是的话直接附送各大医院接受募捐的链接,请大家走个人名义,留不留名看自己;是的话,搞明白动机:华人社区支持当地医院的动机是因为我们之前抢走了好多欧洲的货源吗?是,就不要怕别人戳脊梁,是我们做了的事儿我们现在弥补,请政府开绿灯;不是的话就别扯这些,只写“山河异域,风月同川”就好。

查数据时候发现了最新新闻,近4000医护人员联名请愿鲍里斯,说医护产品不够。你看,又是一个“悲剧”环境。。。

********我是新闻稿的分割线**********

全球日增30.3k,共计335k

UK日增665,共确诊5,683;新增死亡48例,共281

意大利日增5,560, 共确诊人59138,新增死亡651例, 共死亡5,476,死亡率9.3%

西班牙确诊人数28k+,德国接近25k,US日增8149 ,共确诊32k, 赶超西班牙德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国抗疫记录 - 2020.3.22 鼓足勇气写写关于民众捐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yi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