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快结束时,四岁半多点的孩子,开始有较为频繁的眨眼症状。
遂带去县级医院检查,年轻医生给测了视力还做了一项什么检查,说没事。根据暑期小孩看手机时间较长,得出结论可能有点视觉疲劳,别看手机一段时间就恢复了。
这时五十岁左右的主任,一边洗手,一边示意年轻医生给推荐视力恢复卡,价格近200元。我问,刚才做的检查、检测视力不是没问题吗?主任强硬语气:怎么没问题,你孩子年龄段视力应该达到1,现在0.6、0.8没问题吗?必须做干预训练,否则孩子视力就成问题。
听罢赶紧掏钱买训练卡,拿回家,一次没用。一星期后,也没去县级医院复查,当然是出于对大夫的不信任。
一个多月过去,眨眼症状时好时坏,他专注做一件事时,完全没有症状,可有些大人偏偏会问:你眼怎么了?一问,眨得就更频繁。可是又不能叮嘱每一个与之见面的大人不要问,这样反而强化了孩子的心理。
决定带来省级眼科医院检查,随即拍下以上图片。对照来看,我家孩子视力完全正常。
经检查,是慢性角膜炎,眨眼,是因为角膜发炎,不舒服,早滴点眼药水早就好了。现在成了慢性症状,不过不要紧,按时滴药就可以了。医生还耐心交代:小男孩,有了角膜炎症状一定早治疗,因为角膜炎会导致眨眼,眨眼症状经别人反复询问,有可能成为心理暗示,从而强化眨眼行为,发展为多动症的可能性都有。
如此说来,早先县医院那个检查不但无用,反而延误了治疗。
晚上回来不由和朋友吐槽,得知原来去的那个医院的眼科已完全商业化,老人去看,给配老花镜;孩子去看,给配近视镜或矫正视力镜,或者推荐其他护眼产品。眼疾之类,完全不在商人营业范围内,看不出来很正常。
……
朋友说,真正的眼科医生,也有,碰上碰不上,全凭运气。
还开玩笑说:幸亏一周后你们没去,再去就该给孩子配眼镜了。
这年头,穿着白大褂的不一定是医生。
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