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开车感悟:归因仁慈

开车感悟:归因仁慈

作者: 布丁孙娟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18:01 被阅读0次

    一次和朋友大中午在黄河路上疾驰,四车道的黄河路上除了在我们的车左前方有一个黑色的车以外,前后1000米之内没有任何车辆,两辆车在空旷的马路上飞奔,左前方的车突然急刹,我的弹跳反应:那个开车的怎么回事?而我的朋友归因为情境,认为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所以也随着刹车了。四车道的大马路上就我们两辆车,又有什么事情呢?原来,一个身高1.3左右的女人在马路中央想快速的横穿马路。她的个子不高,因为左前方的车挡住了我们的部分视线,我们完全没看到有人,因为朋友的仁慈归因,免去了一场灾难。这里把这种归因说成仁慈,是对对方仁慈,同时也是对自己仁慈。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对归因有详细的解释: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都有一套从其经验中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联系的看法和观念。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自己经历的,有身边看到的,有小区里耳闻的,有公司单位、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个人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和评论家,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分析一番这件事之所以发生,自己和他人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这个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归因。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和外因。举个例子,开会迟到了,有人会外归因,“现在到处都在修路,很塞车啊。”有人会内归因,“我做事很磨蹭,出门晚了。”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单一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是综合归因。

    “归因仁慈”是指当他人做出一些不寻常的奇怪举动时,请在将这些行为归咎于个人原因之前先从情境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开篇的例子,我在看到左前方的车紧急制动后,认为司机有问题,这就是归因于个人问题;我的朋友先归因于外在,认为那个司机一定是遇到什么情境才会急刹。如果你经常提醒自己,一些难以解释的行为可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那么你犯基本归因错误的可能就会减小。一个女孩子异地恋,男孩子每个月开车几百公里来看她,可是女孩子很生气,为什么呢,因为男孩子在来回的路上会拉顺风车,就是会在网上接个活,这个女孩子生气,是因为发生了让她不接受的事情,她的归因首先指向了对方这个人,而忽略了情境。当你带着归因仁慈的意识去面对这件事,“什么情境会让他选择在见女友往返的路上要接一个顺风车的活呢?”首先有这样思考的意识,女孩子就不会太生气了,原来这个男孩子很喜欢开车,只是在高速公路上,一个人开车时他容易犯困,5、6个小时的车程,又不可能总是跟别人打电话,所以拉个活,不为挣钱只为了有个人说着话,他就不会睡过去。这个男孩子并不是每次都能拉到顺风车的活的,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看女友啊!

    当你带上仁慈归因和生活中的人互动,如果发生了什么让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在归因于他人之前,先从情境的角度去解释,让你有机会看到更多的真相,相信会有不同的结果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车感悟:归因仁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by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