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同伴教学法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开发的,此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课程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专门设计的概念测试题,借助教室英大系统或选项卡片,组织学生互动和讨论,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效概念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二、概述
同伴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预习课程,课堂上老师不是按照教科书或教案的顺序从头讲到尾,而是将一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课程的 重要概念设计的:教师只讲授很短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围绕着概念测试题进行小组讨论。
三、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
(三)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儿童围绕适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他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能促进他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和交往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将儿童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之中,同样也体现在与较强同伴的合作之中。
(四)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认为教师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嫁衣分析,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支架式教学通常由以下环节组成
1、搭手脚架:教师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设计适合的问题引发学习过程
3、让学生独立探索
4、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互相激发、共享学习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价。
同伴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到课率、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持续性。降低学习焦虑;增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信心。
四、同伴教学法课上互动模式
1、问题引路,自主探究
2、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3、班级互动,集体交流
4、师生互动,有效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