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中国哲学从本质而言是一种关于人的智慧,一种避免人生命坠毁入危灭之途的智慧。为免个体生命坠毁于危途,中国哲学要求心秉中正,以礼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人的一生,一切都只在智慧二字。孔子说的智慧是智、仁、勇;老子说智慧是道可道,非常道;墨子说智慧是考之者,原之者,用之者;道教说智慧是精、气、神;佛教说智慧是戒定慧。
儒家孔子、孟子的人生智慧是德行的智慧,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老子的智慧是空灵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跃,自然和人之间融为一体。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破执的智慧,启迪人们放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只悟生命的本真。
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礼,而使社会稳定,百姓安居,礼是孔子学说的重要范畴。孔子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使对自我的一种道德修养。孔子吃饭时席位没摆正或肉没切成方块都不坐下来进食。
儒家追求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治国平天下,而是如何从自我做起。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只有先把自己做好了,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担负的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叶公曾今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之道后,对子路说:当我发奋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记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
道家的人生观又不一样。《老子》就是一首极优美的哲理诗,以诗的形式,以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看法。
人们常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真正的大小,不仅在我们平常看到的、听到的,还应该在人的心之中。人的一生,对小大之境应用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追求、不一样的生活态度、不一样的前景。然而不论是大人生还是小人生,只有和到统一为一个整体,才能实现逍遥自在。才能看破内心的障碍,看穿凡尘俗事,了断自己的苦恼,在浩瀚的天地中活出自己,心无所碍,与天地同游。
世上之事,林林总总,何止千万。从常人的眼光去看,物物不同;但是从道的角度看,每种物体都缘道而生,外物虽各不相同,可是都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也就是“通为一”。万物如此,人事也是一样。是非、矛盾、鸿沟,这些东西其实都出于人的“成心”,或者说“偏见”。庄子说如果我们两个人辩论,你赢了,我输了,难道这样就能确定你正确我错误吗?如果我赢了,你输了,难道这样能确定我正确你错误吗?我们两个人一定是有一方对,有一方错吗?要不大家都对或者都错了吗?我们有各自有各自的立场,都不能决定。那么让谁来决定呢?让和你意见一致的人来决定吗?既然他意见已经和你相同了,他肯定站在你这一方;同样的,意见和我一致的人,也无法断开这个是非。让和我们俩意见都不同的人来决定吗?既然和我们两意见都不同,他又凭什么来判断我们之间的是非呢?让和我们两意见都相同的人来决定吗?这个人又凭什么判断是非呢?
即使我们有办法断开孰是孰非,也没有多大意义。世间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变化万千。刚刚断为是的,转眼间又变成了非;才想通原来这是是的,瞬间又变成了非。人又要如何才能把握的住转瞬即逝的真相呢?所以,固执地想要去断是非的人,实在是劳神劳力。思维陷入是非之中,无法跳脱出来,也是人生不得逍遥的原因。“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从养猴人的角度看,是一样的;是和非,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也是统一的。那么人还要去斤斤计较是与非,和愚蠢的猴子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为什么不能跳到一个能摆脱是非的角度去看问题呢?为什么要在纠缠之中浪费时间呢?逍遥人生多好啊!
佛教所说的“无明”,“贪 、嗔、痴、慢、疑、恶见”也是类似的道理。佛教让人们学会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这些都是要破除人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执着,以获得某种精神的解脱和自由。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他把印度佛教的宗教解脱和中国文化的这种思想解脱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人们去启发人内在的自觉、自省,培养一种求智的精神,培养一种君子式的生活方式,培养一种圣人的道德。这样也能获得身体和精神的解脱,成就一种逍遥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与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种人生的追求。
但是要得道成佛成仙成圣人,谈何容易?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真正得到思想的解脱?红尘中的人,想要得到片刻的宁静,怎么办呢?佛家教人要消解心灵上的执着于烦恼,要宽容,是非难断时要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原因,也就是要注重内在的矛盾;而不是一味地寻找外在的错处,或者去追究他者的责任。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要自虚其心,自空其说,这样才能容纳别人,这样才能容纳真知和整个宇宙。如果不想为无明所束缚,就必须反观自己心灵上的缺陷,扩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解脱出来,不要被蒙蔽。只有这样,一切外在的执著才能放下,人们也不再处于紧张、不安的情意结中。人若想发挥自己创造性,促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进入无限的境界之中。就必须消解自己的种种无明。关于这一点人生的感悟,传统儒家的“诚恕”之道,道家的“齐物”之论和佛家的思想都有相同之处。
人生还有许许多多的欲求,像饮食、男女、名利、权位等等。有欲而不得就会辗转反侧;然而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人生又陷入空虚。所以叔本华才说,人生不过是一个钟摆,摇摆在痛苦和空虚之间。如何才能拍拖这种循环呢?禅宗并不是绝对的禁欲,也不是要抹杀每个人的欲望与正当的追求,它认为,人不能可以修行,也不能让你机械地模仿高僧的言行和品质,呆板地严守戒律。这样,你得不到解脱,反而会陷入对解脱之道的反感和迷茫。禅宗还认为,不管每个人的根器如何,不管他是否犯过错误,也不管他之前犯过的错误有多么严重,他内在的佛性都还是有的。人们只要化解执著,随顺自然,护持真我,那样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修行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走路、吃饭、穿衣、睡觉,无一不是真如,无一不是解脱。只要能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平常心,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佛”,所做的一切事情,无一不是在成佛。在佛家眼里,人可以有自己日常的生活、生活、欲求,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要敬业地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但你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在人生的追求中,所遇到的一切引起你心理上“紧张”或“不安”的东西,一切让你恐慌的东西,都应该立即“放下”,以免变成你的负担或烦恼。所谓“舍得”有“舍”方能有所“得”。舍弃了让我们不安的东西,收获的却是心灵的宁静。这样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逍遥的人生。
总之,中国哲学的智慧讲究要靠自己去获得,要靠自我的修身,慢慢积德,这是得道的唯一途径。中国文化的涵养注重内在,向自身人的心里走,认为征服了自己就是把握了全世界,把握了全宇宙。征服自身的欲望,与天和谐,与地和谐,把好的东西,善的东西养起来,注重内在的修养,气质将收之与心,慢慢养,使之长大,人要挽救自己,摆脱地狱五条跟,这是得到智慧的唯一出路。
摘自《30天精通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