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处暑普渡过中元

处暑普渡过中元

作者: 思雪_2988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20:24 被阅读0次
    处暑普渡过中元

    处暑普渡过中元

    薛思雪

    处暑,“处”,“消退” “终止”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夏天暑热正式终止,俗语 “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这段时间,虽然初秋在物候意义上已经来临,但盛夏的暑气仍未消减。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此时,弥漫在空气里的,依然是暑热,但毕竟季节已经属于秋季,为此,民间用“秋老虎”形容此时的炎热。有趣的巧合是,处字的繁体写作“處”,就是取象于一只老虎的盘踞于天地之间。然,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暑热挡不住微风起,水晶帘动,弥漫满架蔷薇一院香。

    处暑普渡过中元

    处暑,最后的盛夏,最初的秋意。处暑时节的一阵风雨,总能将暑气消退,此时“天地始肃”,其肃杀之气渐显于草木、田野和天空,一如宋代诗人仇远《处暑后风雨》:“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处暑,午是盛夏,晚是初秋;晴是暑夏,雨是清秋。初秋的清风穿过纸窗的缝隙,手中的纨扇无需再用了,孩童朗声诵读诗歌,沉醉其中格外闲逸,一般怎样的意境啊!“秋”,禾与火最本原的结合,此时“禾乃登”,登者,亦成熟也,即谷物成熟,五谷丰登,言秋之硕果累累。

    处暑普渡过中元

    “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此之谓,处暑之三候。

    “鹰乃祭鸟”, 秋天是属于雄鹰的季节,鹰隼,因感阴气之来临,始为寒冬储存能量。然,惊异的是,其捕到猎物后,不立马享用,而是齐整摆放,仿佛举行某种神圣的仪式。古人从鹰隼的世界里,居然发现了这样一个仁义的世界,一场庄严的仪典---祭祀。为此。我无端地觉得,而今祭坛莲花座上那星星点点火烛,莫不是人类受“鹰乃祭鸟”所启发,才在处暑的时光里,创造了感恩大地祭祀祖先的“中元节”?

    处暑普渡过中元

    紫薇如云兮花已残,睡莲孤寂兮似无眠。日移南径兮斜晖里,七月普渡兮过中元。

    七月半,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其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并且请老祖宗尝新。因此每到中元其间,我们江南垟一带家家都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中元节最早道教的宗教节日,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即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七月十五,地官的生日,检验诸路鬼众的地府官自然成为人们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的固定节日。中元日,地官打开地府之门,有子孙祀奉的鬼魂可以回家过节,享受供奉。中元节,就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个以祭奠先人为主题,弘扬孝道和仁爱的节日。

    处暑普渡过中元

    我家一直传承着中元祭奠先人的习俗,从我孩童记事起到如今,从农村老家做到今天的新家。每年七月初母亲就早早做好准备,七月半前几天,平常很少上街也不迷信的母亲会去街上,买了一大袋金银纸和香烛等祭品回来,在干活闲余,一个人在静静地坐在裁缝机前折金银纸,包一些金银锭。母亲折得很虔诚,很精细,一个个金黄银亮的金银锭,煞是好看。七月半那天,母亲就在灶头忙碌起来了,精心地烧制一顿丰盛的饭菜,给祖宗鱼肉饭菜吃。主要有发菜丸(发财),九层糕(越来越高),小黄鱼(有头有尾、年年有余),大螃蟹(红红火火、十全十美)等,此外,还有一大盘父亲生平最爱吃的“鸡蛋饺子”,这是母亲拿手好菜,就是以煎鸡蛋皮做饺子皮,里面包上五香韭菜肉馅,香脆可口。傍晚时分,母亲就叫我们把这些菜肴端到六楼,列祖列宗的遗像和香炉前的方桌上,准备接祖祭祀。“接祖”,就是把祖宗的鬼魂接回家来,请这些远逝的亲人品尝人间烟火餐。母亲对祭祀祖宗很是虔诚,虽然现在年岁已高,还是要亲力亲为。等饭菜在方桌上摆放好之后,倒上酒,摆上筷子,然后点燃一对蜡烛,九炷香,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擎着点燃的香,她首先虔诚向列祖遗像祭拜,而后又单独在父亲的遗像前默默祈祷了一下,接着让我和儿子一起上香,叩拜,叫我分别把三炷香插在九层糕中,父亲的香炉里,外面的阳台上,而她自己在很虔诚地呼唤着一个个我熟悉而陌生的先祖名字,叫他们快快回家,来好好享用酒宴。然后母亲还会趁机许愿说,你们要保佑家人无病无灾、平安幸福身体好,我们每年都会烧纸钱给你们,每个节气都祭拜你们,请你们回来吃美味佳肴。而后,母亲就叫我们到阳台上先呆着,原来凳子和桌子,大概是想让父亲等先祖们安心吃饭。等夜幕降临,看看香烛燃的差不多了,母亲便叫我们进来,和她一起烧金银纸,并给我和儿子讲列祖列宗的故事,尤其是讲到36岁就英年早逝的爷爷,48岁就不幸离世的父亲时,在摇曳幽幽的火苗,缭绕飘渺的青烟里,抬头看见爷爷那英俊儒雅的遗像,想起他满腹才华而流星般刹那璀璨的生命;看见父亲那的未老先衰颜容,想起他被残酷的生活和无情的病魔所磨折的卑微的一生,我的就有一种莫名的隐痛,伤感于时光无常的流变里众生的老去,感叹命运的一切难道都是神灵的安排。

    处暑普渡过中元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祭祀,是古代的日常,也是今人敬天法地、敬畏生命、祭祖感恩之举。我们对天地,对祖宗,对神明,对自然,对一切未知的未来,总靠着祭祀这个古老的方式去守护神性,倾听命运,祈祷未来。我想,如果一种族群,一片土地,失去了神性,失去了信仰,那就是文明塌方之境,精神贫瘠之地。鹰乃祭鸟感气阴,处暑普渡过中元。可如今,时代变了,人们思想观念也变了,大家都把祖宗的香炉寄存在祠堂了,在家做七月半的习俗在我们身边也渐渐消失了,中元节也渐行渐远了。祭祀,失去了那种赋予生命庄重的表情,与天地共往来的神圣感。那么,让我们以心为祭,点一炷香,燃一烛火,烧一纸钱,为回家过节的先人,照亮来时的路。

    处暑普渡过中元 处暑普渡过中元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处暑之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处暑普渡过中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hx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