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雨下了几天,看着身上沾染了夹杂尘土的雨点,让我有了刺鼻般的厌倦。校道里的行人寥寥,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在放Eric Clapton的那首经典《WonderfulTonight》。听着这首《老友记》中的经典插曲,让我想到一句很温暖的话,“你我在一起更好的一件事,就是明天我们依然一起。”
在校园里生活得久了,似乎也被关在了牢笼里,但牢笼里的门是开着的,自己却不愿意走出去。有人羡慕我,可以全国各地出差开会、可以在非节假日期间出行、可以过着安静而文艺的生活。对我而言,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但在别人眼里,它就是令人羡慕的生活。其实,别人的生活一定有你要是知道了肯定不羡慕的地方,其次,你羡慕的部分,也可能并不真实的。
我之前也会羡慕别人的生活,后来觉得,“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待的部分。”当自己也成为别人羡慕的人时,我就知道了,其实我们最想要的还是过自己的生活。
我很佩服一个人,宇姐,她经常加班,医院的连轴32小时却丝毫不影响她回归生活的情趣。她时常在深夜回家,以至于邻居大妈对她充满了好奇。在夜深人静时,她放着五月天的歌,先把家里的地板拖一遍,再聚精会神地摆弄着插花,如果有时间多,她还会看看书。而她的休息的生物钟,凌晨两点,但第二天必须是休息日。但她依旧摆脱不了7点起床的习性,因为家里的泰迪并不乐意主人如此舒服地独自安睡。
其实,在每次假期结束后,我都需要花好长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作息安排,而脾气和心态更是难以是从。走出封闭了一段时间的生活圈,又要去感受新的未知,结识新的人,经历一些意料之外,并不容易。现在的人们都喜欢玩语言游戏,以至于你无法从对方的声音里察觉他真实的心意。当人们的身体越来越靠近,内心却越来越疏离;但又是为什么,即使独自生活,即使很久很久都不说一句话,我仍旧觉得饱满和充实?
我一直有着逃离大城市的想法,却总是下不了决心,优柔寡断。大城市的生活在我心里不是不美,只是它的美,并不是我乐意承担的代价。或许要等到天平的砝码逐渐倾斜,找到那个奋不顾身的理由,才能下舍得下这一身来之不易的荣耀吧!说实话,尽管城里的套路很深,但农村的道路也并不好走。
很多人都说生活工作的不易,却在骂娘和吃奶之间选择了沉默。毕竟,有时候被迷惑的,只是混乱的情绪,而不是每个人各自生活的本质和我们的内心。于是,第二天睁开眼后,我们都会忘记前一晚的“香菇和蓝瘦”,莫名地有一股力量对自己说,今天我要好好地生活工作……
其实,每个人到了一定阶段,就会经历对生活、对工作的低潮,此前储备的能量已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梦想,而且很多事情都无法用已知的见解和经验去解释,这时候的低落,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颓靡;但同时,低潮又是一种契机,让我们作一个取舍的决定,加油或者落荒而逃,这都是需要自己去深刻认识的。
这世界上有太多束缚我们的事,你会知道很多事情,你不需要着急,而且一定要接受它的不完美。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里说,“虽然至今为止的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为活着才有机会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
换一个笑脸的轮廓,快乐真的会比较多。
推荐一首Carla Bruni的《J‘arrive A Toi》,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