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典文类聚 九疑山①
九疑山,一作“九嶷山”,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上古古帝舜帝晚年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此。相传此山有九峰皆相似,人游其中,无不迷惑而疑虑,故称。现将相关资料抄录于此: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晋·郭璞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
清·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第二:“(舜)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于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
北朝·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营水出阳冷道县南山,西流经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
此山名,缘于舜葬于此的影响,故后人在诗文中常见引用,在引用的时候,其形式多变,因而其名称不一,据所见,详录于此以广异闻,下面所列,即其各种变称,详下:
【九疑】唐·元结《宿无为观》诗:“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又《欸乃曲》诗:“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太平御览》卷四一引《郡国志》:“九疑山有九峰:一曰丹朱峰;二曰石城峰;三曰楼溪峰,形如楼;四曰娥皇峰,峰下有舜池,池旁春月百鸟生卵,人取之则迷路,至本处可得还;五曰舜源峰,此峰最高,上多紫兰;六曰女英峰,舜墓在此峰下;七曰箫韶峰,峰下即象耕鸟耘之处;八曰纪峰,马明生遇安期生授金液神丹之处;九曰纪林峰。……九水七则流归岭北,二则翻注广南。”唐·李群玉《桂州经佳人故居》诗:“祗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唐·太妃徐氏《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诗:“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宋·李吕《题游少张逸老轩》诗:“料想已成同水镜,任他胸次九疑山。”明·陈与郊《灵宝刀》第五出:“(旦)这官人不要这般说,只恐眉前九疑山,云雾障天难参透。”清·蒋景祁《遐方怨·自郑州至临颖书所见》词:“五原梦里莫招魂,九疑山下不归人。”后诗文中引之,常用来比喻猜疑、把握不定之事。但诗文中引用,这一山名,亦变化无常,详下:
(以下文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