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故事(二)
图片来自网络最近生一场小病,但必须住大医院治疗,这就引发了下面这些故事。
01
理解万岁
最近翻了一些易学知识,但远远不够融会贯通。因此,还坚持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然而,易学知识看多了,难免良莠不齐,心里总有点嘀咕。这不,这次住院,连遇小不顺,难度真的是没选对黄历?
首先是来的那天,虽然是和医生约好的时间,但到达的时候,还是遭遇预约的医生下夜班回家了,护办室不接待。还是联系了原来预约大夫,才被从门缝里塞出来一个单子,先让上街买药,说这药药房没有。
心里觉得怪怪的,出去买药也颇不顺利。等买好了药,回到病房,又是各种要求,自己的有些要求反而得不到回应。想到在县医院时的种种待遇,不由得问出来:你们这是省人民医院吗?得到的回答是“如假包换!”
继续和护士老师探讨这些问题,答:要求多是疫情闹得,有些事情得不到回应是因为有部分医护人员被抽调支援三亚,人员不足,工作量太大了。心中有些释然。几天下来,跑来跑去的多是20岁左右的实习孩子,白班要撑到晚上九点。有一天晚上例行检查血压,小姑娘悄悄对我说,“阿姨,今天可是真扛不住了!”
好心疼这些孩子们!
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太大了,看来,什么时候也是理解万岁哈!
02
最温情的地方
因为疫情,我家那两位经常不能到位。我这边也是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输液多点。对面床陪侍的小姑娘一会儿过来看看我的液体,生怕输完了我不知道。一个病友有事,互相招呼着,就像一家人。这倒是和以往陪侍爸妈或者婆婆时候一个感觉——病友们真热心。
这就是人性的展现吧?大家也是在共渡难关了。我这里是个大病房,有时住五个病人,城里来的,村里来的,太原的,外地的,各行各业的,大家都能聊的一起,也都是互相招呼,我想,最温情的地方,也许是病房吧?
03
对面的女孩
疫情闹得,一家只能随一个陪侍人。对面床上来了母女俩。母亲有点胖。不知什么病,总之是不能吃饭也不能走路。
为了查清楚病因,就需要每天做三四项检查。那个小姑娘就风风火火用轮椅推着妈妈南北病区来回奔波。
我们的病区在南院,是后来扩展的。老病区在北院,大的检查项目都是在北院做。要检查,需要推着病人通过一个天桥,距离也最少有个一两千米。小姑娘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哒哒哒哒跑来跑去,热得汗流浃背,四天十几个检查项目做完,妈妈的病情稳定了,病因也查清楚了,才放心地让爸爸来接替她回去上班。
问了下,这女孩的妈妈体重138斤。这女孩,也就一百多斤,不会超过一百二十吧。
聊起来,女孩说,我爸爸什么也不知道,不放心他带妈妈检查。我妹妹比我瘦多了,她肯定是推不动我妈妈的。
这孩子是把责任全扛在自己肩上了。
04
好事多磨
不由得我不相信易学有规律。这次住院,好像是处处不顺。先是住的科室不对。相应的科室床位紧张,主管大夫说她可以调剂到别的科室住,反正手术都是她们做。我想,手术也不大,反正都是省人民医院,手术有保证就可以了。也因为感觉时间挺好的,正好家里和单位的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天气也正好。好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欣然同意大夫的安排。谁知道,来了这个科室,一切和我想象中的大医院大相径庭。特别是遇到一个特别冷冰冰的主管护士。每天需要大量输液,可是,扎针的手法可是比我们县医院差得一个太原。每天都是把手和胳膊输的又疼又肿。当然,除了这个小姐姐,其他的还都好。再就是,一切就绪,恢复得也很好,我也和主管大夫说好,提前两天出院回家吧,还想着单位里的事也又该忙起来了。谁知道,一晚上的工夫,我们的县城就又被小新冠给堵上了。
爱人还是觉察到不对,准备提前五六个小时来接我。
就这,也是晚了一步,他出来的时候,交警刚刚布置好封城。他就在大街上出不来,进不去了。我的回家计划也泡汤了。只好重新躺回床上当“病人”。
唉!
这算不算流年不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