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林老师的分享,从三色需求开始,联想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再到目前所在的线下科技素质教育培训行业,真的是感触颇深。
09年开始从事儿童英语教育培训,当时大众对儿童英语学习的认知还不足,觉得孩子这么早学习英语有必要嘛?一线城市也只有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市场做的不是很好,当时自己只是销售,为了满足岗位的红色需求,我锁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教育观念超前,对未来社会需求有认知的父母为客户群体,每个月业绩在团队中排名还不错。
公司当时还有做线上网校,可是效果不理想,当时线上教育比较超前,市场的需求还不明显,公司又大力发展线下门店,全国扩张,最终资金链断裂而没落,退出市场。若是当时的高层学习我们今天的课程,应该就可以避免这种结果,学习真的是延长生命!
自离开那家公司后,自己一直在教育大行业中,从满足岗位的红色需求到满足公司的黄色需求,也走到了管理岗位,时常思考经营和管理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近期教育培训机构频繁的暴雷、机构倒闭、老板跑路,存在近20年的老品牌也发展不下去了。
这是经营的问题还是团队管理问题?我一直寻求答案,我知道管理解决不了经营层面的问题,经营问题主要是公司战略层面的,涉及商业模式,业务模式,营销模式等。
目前很多经营不下去的机构大多是资金链断裂,也就是现金流不足,从这个点看我们投资公司一定要选现金流充足的公司。
再有就是需要在变而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营销策略未调整,导致不能满足大众新的需求,就会被市场淘汰。
最后是我们格局常说的,投资要长期投资,要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教育培训机构是先收费后服务,部分做不下去的机构是因提前透支预收款,这在财报用应该是负债的,很多老板错把预收款当利润,提前预支,导致自己抗风险能力极差,经受不起任何风波。如教育部门的监察、市场的波动等。还有就是拿预收款做其他投资,亏了之后机构倒闭,变成跑路侠。
目前坚持的机构也比较难,学生不如前几年好招生。这里就需要了解家长需求的变化,做出营销策略的调整,而不能保持传统的营销,比如打打电话,做做地推等。现在教培招生已进入3.0时代,通过家庭教育讲座,社群营销等方式,嫁接互联网做市场。
正如林老师所讲,需求是动态的,找对需求,借势营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