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决定去解决一个未曾碰到过的问题,你是不是一脸懵逼,无从下手?
当你觉得一个方案按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居然无法达成你的既定目标,老板找你谈话,问你有没有把心事放在上面,含沙射影地说你态度有问题,可你真的尽心尽力地想做好,只是结果不如人意。
一批货,今晚不能出货,客户明天就会断线了,会Charge大笔费用。而此时待出货的此批物料的信赖性测试还没有通过。老板也很着急,找你商量,让你评估风险。从这个产品开始做信赖性测试以来几乎没有Fail,所以一致决定特采放行。最后客户如期上线却发来功能性异常投诉,大老板把你叫过去臭骂一顿,你自己也感觉委屈,欲哭无泪。
以上三类情形,你或许都曾碰到一二。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苦恼和纠结?主要是你在决策前存在盲区、误区和禁区。
盲区就是你看不见的区域,也就是超出你认知范围的区域。如果你现在在认知范围在一个圆圈内,那么盲区就是在你认知边界之外也就是️圆圈之外了。当你在某一个认知维度上缺乏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你的认知盲区,因为这个盲区存在会让你在做选择或决策的时候依据缺失,于是只能凭仅有的一点感觉和经验来作为决策依据,那么很容易导致决策错误,事与愿违的现象发现。所谓无知者无畏,其实也是讲一个人因为有认知盲区所以做出常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自己做的心平气和,别人却看的胆战心惊,感觉你在钢丝上跳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误区就是你误以为正确的区域,事实上证明并不正确。所以就会出现你信心满满,以为自己胸有成竹,手到擒来结果却是在阴沟里翻船。我曾经误以为看过几本餐饮业的书就以为掌握了餐饮行业的门道,于是兴致冲冲地和两个朋友合伙在当地一家颇有名的商业综合体三楼开了一家鲜果汁店。结果当面临员工、住宿、加班、租金、进货、销售等环节时,仍用原本在工厂里以及书本上那些学到的可怜知识,最后成功地在三个月后把店转让了出去。你以为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不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误区比盲区还可怕。因为盲区一旦你意识到,你至少可以做到不贸然行动,还可以有机会去请教别人,学习了解后再行动,做决策。而误区则会让你勇往直前,且会不碰南墙不回头。误区的损失更重,代价巨大。
禁区则是指我们不能迈进的区域。也就是一条红线,千万不能碰。但禁区往往有如下特点:1.界面特别友好,看起来好像非常Nice;2.常常给人感觉进入后会得到巨大的惊喜和收益;3.无需付出努力就可以实现你的梦想。所以对于那些一心只想一夜暴富的人,想投机取巧,贪巧求速的人来说绝对诱惑巨大。但禁区之所以称为禁区就是因为你一旦迈入就永远无法自拔。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悔恨莫及,自毁前程,害人害己。因此对于禁区,我们要能够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抵抗住诱惑。其次当别人拉你进入禁区的时候,要坚决say No。最后,当你看到身边的人不小心或有意要进入禁区的时候,要及时阻止,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无论是盲区、误区还是禁区都是我们在做决策是需要考量和避免的。只有突破盲区、走出误区,远离禁区,你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能体现你自己能力的。如何做到突破盲区,走出误区,远离禁区?唯一要做的就是跨出你现在所处的舒适区,进入学习区,通过学习,积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扩大你的认知边界,丰富你的认知体系,删除和更新你的认知内容。
祝愿每一个做决策的人都能突破盲区,走出误区,远离禁区,找到最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