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没有剧本的舞台剧,为什么能让七个演员赌上全部人生?七名演员,为期四天,假装被大雪困在与世隔绝的山庄里,只要与外界联络就会失去参演资格。连续两晚有人“被杀”,大家只当是导演的安排,却发现了本不该出现的沾血的花瓶,就在空气中充满警惕和防备时,又发生了什么?
《大雪中的山庄》是东野圭吾最好的一本书,但绝对精彩,如果看完全书再去品味一些细节(不一定是与推理密切的细节),你会惊奇的发现处处有伏笔,每一个反应都是有原因的!
真是绝了,一开始还在感叹这书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与第一人称相互穿插,结果到最后一个转弯,“上帝”也登台了,原本的“上帝”却失了侦探的光辉。
从一开始就在留心线索,反复猜测,一颗心始终悬着。三重构造,让你我即使猜到了凶手却也猜不到结局。没想到最后却打了一把温情泪,符合东野一贯的给你人性的思考、悬疑而不失温情的设定,最后一幕在戏剧之外稍显戏剧。
不妨在假定这场戏剧是真实的情况下分析一下各人的反应与人性的一点踪迹。
1.真的是他们的演员特质反而帮助了凶手掩藏把人真正杀死了的痕迹
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会有人一直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的这种做法虽然让人很难接受,但没办法,这就是人性。
3.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自身也是这部戏的导演,要如何演下去,就要看利益如何驱动。
4.如果没有温情,对麻仓的打击一定很大,那真相是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在一切gameover后为什么久我一定道破?
4.麻仓的心理:心里有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有时人会被恐怖笼罩甚至是被控制,去报复生活,报复仇人。我毫不怀疑因为一些误解或者当事人心境、心胸的局限,把好意曲解,继而生恨是很真实的事,却对麻仓这一态度多少持保留态度。
5.再完美的犯罪戏码也会被良知叫停,再深的怨恨也会被时间和爱化解。有时候总是在想如果对别人极度恨的话会不会想要杀了他们 答案是想的 但当你在悬崖的时候需要的是有一个人在你身边让你悬崖勒马。庆幸麻仓身边还有本多。
6.书外的,为什么我会感觉结尾有点在推理上洒了一点狗血意味呢,是我逐渐变得麻木了,就像室友说的长大了,还是什么?如今看影看书看剧在温情的地方不那么感动了,也不怎么落泪了。但我并不喜欢这个事实。不是无法接受长大的事实,我想要一个跟年龄无关的解答。
接下来的是雅美行为的人性解析,了然的可以略过
当雅美沮丧在家,并为自己感到忿忿难平时,各怀鬼胎以胜利者姿态刻意出现在她面前的三人,佯不自知地用麦克白粉碎了对方的自尊,
然后成就了温子圆滑处世善解人意的八面玲珑,抹平了由梨江凭着楚楚可怜万众宠爱夺得角色的不安,完整了西京众星捧月掷地有声的人格魅力,自我满足后洒脱地将此行的目的尽数忘却,只想在回程的阳光下展望自己的美好前程和爱情。
当发现雅美对车轮动了手脚后,被戳中痛处的温子再也无法忍受自己对其一片好心付之东流的不甘,这才撒了个无伤大雅的小谎企图唤醒她的良知。于是愚蠢的雅美相信了,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
读到这里我心中的恨恐怕不会比雅美和雄一少。我想雅美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试镜的角色,而是撕开他们三人包裹的如此完美的外衣。正如久我和幸所说「从人的外表还真判断不出学历」一样,每个人都具备隐藏自己内心丑恶的演技,以此自欺欺人。
至此也就理解了雅美何以至此的原因,“仇恨足以让人一意孤行迷失自我。这个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大概就是噩运来临之际的那句「为什么是我?」如果有比这更难回答的问题大概就是「为什么只有我?」当这一切都是谎言,这两个原本无解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是他们害了我。」
都庆幸本多的存在“如果没有本多雄一的理解和同仇敌忾,可能雅美将永远在仇恨的死循环中无法自拔。
不说肮脏、扭曲的、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人性,有的时候也是有着光辉的。
事事无绝对,但希望自己能一直不以偏见和想当然认知去评判一个人,一件事。
“无论如何,这场戏我都要陪你演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