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我忙忙叨叨的去地铁站,去参加今天的《非暴力沟通》的读书会
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突然感觉有那么些拖延症出现了,这种天气要出门,还真是需要点勇气,于是我决定蹭我爸的车去地铁站
只是去哪一个地铁口出现了意见不统一,我说去总站他说去第二站,我的原因是总站在早高峰时也能有一个座位,而他的原因是……(我也不知道)
结果到了总站,意外出现了“我就跟你说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怎么走!现在逆行了吧?”原来,他不想去总站的原因是不熟悉刚调整的路线
时间仓促,我也没有过多的跟他聊聊,结果不一会我就接到了我妈发来的信息,这个信息让我大吃一惊
“你爸也不会表达,心里想的跟嘴上说的也不一样”
“你爸一把年纪了,心里却住着一个青少年”
“你爸又慢慢的看了看,说看明白路线了”
我回复说“我爸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引,对于错误还是没办法接受”
我跟我妈我们俩这种“背后”吐槽我爸的行为已经运作很多年了,曾经差不多就是我俩对他的吐槽大会,相互吐槽这个在我们看来无法接受的男人,直到我们俩的怒气都消散为止,等到下一次出现意见分歧,又开始一轮,有时是背后吐槽有时是当面吐槽
只是,今天面对这个不耐烦的男人,我俩的背后吐槽竟然转变成了谈论他的需要,完全没有去吐槽他的行为
我们猜测
“他需要支持”(一条熟悉的路线而不是我们指责他的表达方式)
“他需要帮助”(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接纳他,并且帮助他找到答案而不是我们推卸责任“不是不开车我可不知道”)
“他遇到压力的时候其实是个青少年”(在遇到他压力的时候能给予耐心而不是奋力的向他发起反击)
当我们这样去表达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俩完全不会因为看到的行为或者听到的话语而气愤不已,反而会看到那个行为背后的人他需要什么
我就跟你说了,我不知道!当我们去关注一个人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并不是盯住他的行为,很多事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同时,一个家庭里有一个人首先做出了改变的时候,其他的家庭成员都会慢慢的被感染慢慢的做出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