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背书的时候遇到一个文学院的女生,她也是要考研的大军的一份子,不过她要考的学校是一所东北不太好的学校的文学专业,我们聊了一些,完全打破了我对所谓的文学专业的认识。
我总是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爱看书,至少最初是热爱文学专业才会选择这个专业,感觉她们每天上课应该是很幸福的,每天都在书籍的海洋中,结果一切打破了我所有的幻想,不过最后她好心提醒我好学校一般会有排外倾向,在我一通一意孤行的解释下,她只能对我说了一句,你真有勇气。
后来想想我也的确是真有勇气,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最最普通二本学校的学生,居然想考中国顶尖学府复旦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听起来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全国只招一个人,我居然还毅然决然的报名然后一路备考,都不考虑一下难度,直接就盲目的一直走一直走,居然都走到了今天。从我最开始认定要考复旦大学,我心中就没有动摇过,也没想过要换学校,就连去看看其它学校要考一些,我都懒得花时间去对比,一心一意扑在我的复旦大学上面,期间换了一个方向,不过对我备考影响不大。
这其中的难度其实我没有真正尝试过,我自己也不知道,网上倒是说很难很难,也看到心中目标院校的这个专业的学生有多么厉害,曾经也觉得自己不配,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我配不上,但就是还要坚定的走下去。跨专业考试,院校自主划线,不给参考书不给真题,对比起来的确挺难,可是好像我也没去了解其他考研同学的情况,一直闭门造车的专心琢磨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去了,根本就是无心顾及到底有多难。
难我肯定是知道的,自己需要看一大堆专业书和作品,而且还根本找不到背书的方向,不过我还是做到我能够做到的吧,其他我也不想管了。备考的十个月里,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准备的,反正就是一路推着推着就走到了今天,我也完全没有复习策略,跟一些学霸比起来,我也是属于找不到复习策略的人,但还是就跟着自己的直觉复习吧。
期间有人打击过我,但是还在我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固执之下对我无语了,甚至楼道里同样背书的考研学子都对我这个奇葩抱有异样的眼光,但是我这个奇葩好像才没管那么多呢,继续一意孤行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就只管做好我自己的事,也没心情管那么多了。
我也很佩服自己的勇气,但是其实是铤而走险都一步的一步走,我要备考,还有其他考试,甚至直到这几个月才开始系统专业的背我的所谓专业课,但是内心依然不慌不忙的慢慢来吧,毕竟急躁也是没有的,一天的时间只有这么多,我一天睡不够八小时也是真的没有精力,效率也不高,一天偶尔的放松也还是需要的。我不想做到其他考名校的人那么拼命,做好我能做的吧,最后结果只是让我不后悔而已,坚持走完全程也是为了不让自己多年以后想起来后悔,都不曾为梦想努力过多么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