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市面上有两大阵营,表达对阅读的不屑或鼓吹。
不屑的极端讲“读书无用”,有人还引证了好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这个观点,鼓吹的极端讲“读书改变命运”,有人也专门写书来系统强调这种观点。
养成阅读习惯有很多年了,使劲儿追溯可以到将上小学的时候,清晰地记得那时反复看的一本书是鲁迅的《二心集》。
这本书像我那时那样的小屁孩儿肯定看不懂,只是后来回想起来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拿《二心集》来看?可能,我当时觉得读高深的书,会让自己在同学中显得与众不同。
但不管当初是什么动机,阅读这件事情慢慢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阅读成为生活习惯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我觉得有两个惯性很说明问题。
一,现在无聊的时候手上要是没本书,自己是不好意思玩手机的。二,长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养成了买书的“恶习”——好多书买进了就束之高阁了。
疫情之年,给自己立了个Flag——把书架上的所有没拆封的书全部读完。
虽然养成了“恶习”,多多少少还读了一些书,也形成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跟以上两个观点本质上没有任何关系,我想把这些看法记下来,立此存照。
所有书放在一处,对我而言只有两种,一种是经典书,一种是笔记书。
像《圣经》、《论语》等是经典书,而即使是著名学者的学术论著,比如《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在我也只是极高明的笔记书,更不说新媒体时代的各种野手快抄了。
读经典书与精神质地的养成有关,读极高明的笔记书与技艺实操的精进有关。读经典书近几年有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推广,读笔记书有商业的知识变现在追捧。
1999年的时候,教育部在32所大学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者叫“全校通选课”,这种课程大多是讲通论、概论的,运行日久之后,学生开始流行追逐花里胡哨的知识面,看上去挺唬人,根本经不住推敲。
燥竞的求知欲误导很多人读了无数二手三手甚至五六七八手的材料,直接导致对经典的阅读丧失。这种现象,被一些“对阅读非常认真”的学者注意到了。
这些学者推崇一种“Read Between Lines”的阅读方法,这只是阅读方法之一,而且是颇受争议的阅读方法。这些学者认为,这种阅读方法与通识教育很有关系。
推行通识教育的先行者,像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其通识教育课程都以悉心研读西方经典为核心,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要求进行少而精的西方经典阅读训练,并要求输出高质量的读书报告。
而“Read Between Lines”的阅读方法,恰恰是解开西方经典著作微言大义的一派研习技艺。
对照美国的做法,国内讲通论、概论的做法,便为“对阅读非常认真”的学者所不齿,这些学者的引领者便在国内开始了变革。
比如在一些知名大学推动阅读经典的运动,本科生第一学期就让直接阅读《诗经》或者《论语》,深信这种做法比阅读《中国哲学史》这样的通史概论好得不知道多少倍,其背后重视的就是阅读经典的能力养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