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2001年的暑假,在南京第一次吃一种叫着“泉水鱼”的菜,在南京新模范马路。那个时候不知道酸菜鱼之类的鱼料理,也不知道川菜为何物。
尤记得那天坐下来后,没多久就端上来一大瓷盘装的鱼,香气四溢,红色的是辣椒,碧绿的是香菜,筷子伸进去夹起来的鱼肉薄薄的一片,放进嘴巴里,舌尖轻轻一抵嫩滑的鱼肉被卷进了唇齿间,也不用怎么咀嚼,咽下去后,一股辛辣直冲脑门,额间的汗便渗了出来。
连吃了好几片,嘴唇皮被这股辛香麻辣刺激的有点木,但筷子却怎么也停不下来的。
后来,满大街的川菜馆子如雨后春笋般在每个城市冒出来,酸菜鱼自是馆子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一时间酸菜鱼、口水鱼、水煮鱼、花椒鱼大行其道,人们变得法子将黑鱼、鲶鱼、鲤鱼、草鱼等等河鲜湖鲜或切、或刨、或片,加上尖椒、花椒调味料,佐以青笋、豆芽、等辅料烧制而成,从一大盘红油中捞出来一片鱼肉细细品尝,肉质嫩滑,鲜辣的调味不禁让人食欲大开,大口朵颐。
我不是很喜欢吃这样的鱼,无非是觉得油烟重了些。有段时间是最喜欢吃鲈鱼的,清蒸鲈鱼。
每次去菜场挑一尾鲜活的鲈鱼,大约也有七八两的样子,让师傅清洗干净,拿回家在狭长的鱼肚上横着划上几刀,抹上些许的细盐,放上几片姜,小葱打结丢在鱼身上,洒一些酒,隔水点火蒸上个10分钟左右,时间太长鱼肉会老,太短鱼没有熟透,出锅后在鱼身上倒一些蒸鱼豉油,一道鲜香肉质细嫩的清蒸鲈鱼即成,佐一碗白米饭,倒也悠然自得。
上回讲到鲫鱼,忽然想起来有一年在乌镇的西栅,因为之前就计划好夜游的,所以天将暗下来的时候才入了园,乘着一条小木船,片刻钟的光景便到了对岸,下了船脚便落在了西栅的地上,街道两旁的灯火发出星星点点的光亮,远远望过去,就像是夏夜中的萤火一般,引导着迷途的人们寻到归家的路。
寻了很久找到一家餐馆,点了一些家常的菜肴,最后加了一条葱烤鲫鱼。
端上的鱼表面呈酱黑色,切成一指长短的葱花铺在鱼身上,并没有完全干去,揭开鱼皮,扒下一块鱼肉,沾了点汤汁一起吃,咸香中透着脆脆的焦香,咽下去喉咙有葱花的香气,是迄今止吃到最好吃的一道葱烤鲫鱼,即便后来凭借着记忆自己动手去复盘过这道菜,可惜始终不得其味。
有一次在重庆吃鱼,下了飞机的第一顿晚餐,在第四人民医院的附近一家名叫“砂锅鱿鱼串串香”的店吃的串串,加点了鱼,第一次并不知道重庆的辣居然能辣成这样,以至于到后面手脚都开始发麻,胃的经历想必已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辣中出乱,一口吞下了一块鱼肉,等发现有刺卡在喉咙口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那一夜,鱼刺一直就梗在喉咙,喝水疼,咽口水疼,以至于第二天一大早重庆旅游的第一站便成了医院,所幸住在鹅岭公园附近,走个30米就有家医院,出了医院才算从这场鱼刺的灾难中解脱了出来,从那以后对鱼的喜爱中多了一份惧怕。
老家身处江南一隅,没有山,但江河湖塘遍地都是,每年冬季,会挑十来条鲢鱼腌咸鱼。切去鱼头,取鱼身抹一层一层的粗盐,层层叠叠的放在缸内,最上面放一块大石头,将鱼肉里面的水分压出来,在将鱼取出来,穿在竹竿上,挂在太阳底下晒,天气好的时候,几天便能将鱼晒干。
腌制的鱼用鲢鱼其实并不好吃,但旧时贫寒,大多数人家都是用鲢鱼的。
最好吃的需得用草鱼,10,20斤重的草鱼,切成大块大块的,腌制而成,吃的时候鱼肉
又咸又香,块头又大,但鱼肉仍旧细嫩,非常好吃。
海里的鱼,种类就多的数不清楚了,日常吃的最多的一般是带鱼。
带鱼我自己烧过的,煎的过程很重要,这取决于鱼的质量,好的带鱼煎了是不会散去的,否则真的散的不成样子。煎好的带鱼哪怕不烧,直接吃,也是很香的。
三文鱼我以前是很不爱吃的,后来慢慢的每次吃一点吃一点,到喜欢上了那种牙齿切进鱼肉瞬间的感觉,肉质很紧,口感非常爽滑,一点都不腻,即便不沾酱汁,纯粹品尝鱼的鲜美,亦是一种风味。
今年五一的时候,在镇江吃了刀鱼和河豚,都说清明后的刀鱼是不好吃的,其实不然,除了刺比较多之外,肉质绵密香嫩并无不妥之处。
河豚,我是从来没有吃过的,这次是第一次,不过毫无惧怕之感,河豚端上来的时候,大家笑着说拼死吃河豚的笑话,我夹了一块,是鱼皮,胶质饱满,吃在嘴里,一泯就没有了。
河豚是和清笋一起烧的,笋香脆,鱼细嫩,汤浓郁。吃一块鱼肉,肉质紧致不散,舀一勺汤,真是鲜香留唇,是以往没有吃到过的鲜。
哦,忘记说了,腌制的咸鱼,蒸的蛮好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