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3
爷爷展信安!
深夜来信多有打扰,先跟爷爷说句抱歉。不太方便透露真实姓名,爷爷可以叫我小珂。对于爷爷的这个杂货店我早有耳闻,不久前便将看爷爷的回信作为每日必做事之一。客套话便不再多说了,以下为正文。
我是一名来自单亲家庭初二的女生。在两三千人的年级里能排上年级前十,所以自认为成绩还算不错。但是所谓的好成绩就好像一个导火索,把我拉在一个无法挣脱的深渊里。好像无论我学习多好家里人都不会知足,所谓优秀的成绩好像一直在把我往下拉。我感觉我现在的生活不仅要背负我应该背负的(所谓学业之类...),还要背负家长老师的期望。
写到这我自己反复想了想。以上那些好像根本就是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无病呻吟,毫无价值也没有意义。仿佛安慰开导的话只有一种:哎呀,都是为你好嘛
于是我决定将较大的篇幅放在生活中的压力上。前面有说过,我是一位单亲家庭的独生女。五岁时便跟着妈妈生活,母亲一人供我长大,耗费的精力且不用多说了。而最难挨且最容易引起矛盾的经济问题。
当一个人经济无法宽裕时,生活自然不会多顺。我和母亲二人养了只猫,两人一猫挤在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直到最近才买了稍微大一点的房子。这也代表最近她会很忙很忙。
我自认为不是特别特别听话的孩子,但也在努力的分担妈妈的辛劳(虽然可能我的努力不值一提)。但我总感觉她把一切不顺心的事产生的脾气一股脑发在了我身上。今晚吃饭时我去拿碗筷,不小心和端菜的她碰撞在一起。我尚未反应过来,一顿劈头盖脸的骂声就传到耳朵里了,我在一堆骂我顾前不顾后的话语中摘出了几个莫须有的罪名:你爱吃不吃,不吃饿死你。我一天天给你做饭也不容易,你就把我当你保姆了?没了你我生活多自在。
即使我忘掉今天的一切,我也不得不承认,我的确被最后一句话弄的有些失落。
我自认为是个不太喜欢翻旧账的人。总感觉过去的事情再费尽心思的找回来,只为让另一个人难堪,只为证明他是错的,好像是一件蛮幼稚的事情。但是今天晚上我好像不得不这么做了。因为这种伤人的话我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周六,有人去姥姥家吃饭,椅子的数量是正好的,但是破天荒的,我舅舅回来了。还没吃晚饭的我被来访的亲戚“劝”下餐桌。那个亲戚推了我一把,整得我吓了一跳。我有点我委屈的看着姥姥说“舅舅要上厕所呢,我还有两口饭,我吃完就走”。谁知道姥姥却挥挥手:这家里你是多儿(指我是这个家多余的人),你舅舅才是正根呢。
虽然知道姥姥在开玩笑,但心里还是一阵不是滋味。
很多实话都是以玩笑的方式说出来不是吗?明明知道我会失落还要说出来,是因为我的感受本来就不重要吗。
我真的很讨厌失望这个词啊。可是妈妈真的经常说。“我没想到你一天玩手机玩了两三个小时,说实话我对你挺失望的。”“没想到你这次才考年级第七,哎,挺失望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对你彻底失望了。”...
憋了好久才写下这封信,一是因为觉得好多事情有些无病呻吟,二是平时没有时间写下这些字。本来想把坏情绪积蓄到一起发泄的,但攒了太久,好像已经习惯这些不太好的情绪了。以前学校有过心理辅导课,也讲过要发泄,要找人倾听。但总是抱着“把头靠在别人的肩膀上,应该想想别人会不会累”。所以总是一拖再拖,导致现在甚至有些自杀的倾向了。信中所写和我现在的经历和压力相比好像没有什么。我确实也苦恼于不能把我内心的压抑展示出来。有的时候感觉,我好像对自己,对世界,对家人也有点失望了。
不知道这封信是爷爷看到还是和爷爷拥有同样信仰的哥哥姐姐们看到。无论怎样,谢谢您能听我这些莫名其妙而叙意不清的烦恼。写完后自己看了一遍,倒觉得有点像网络上装着抑郁症的小学生了。看看语言混乱的叙述,倒有点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我期待着您的回信,无论篇幅,无论时间。即使一句话或者一张空白的纸也好,但确实不要再劝我“理解母亲”“跟朋友倾诉”之类的了。毕竟有些话,虽然不只是对我一个人说,但是听多了也会烦对吧。
夜晚来信再次致歉。静候来信。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9df7d-1660024637116)]
爷爷的回信
小珂,你好,爷爷收到你的来信了,非常感谢你对爷爷的信任和坦诚能够来到这里说说你的心事和烦恼,也特别感谢你一直以来对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每天来的信不少,可能不会被及时回复到,但一定会被看见。也感谢你的耐心等待。
孩子,爷爷在你的来信中感受到你此刻的迷茫,自我怀疑,沮丧,失落和无助。不管你此刻是哪种情绪在,那都是你的真实的感受,与年龄无关,与家庭状况无关,你只需要尊重你当下的感受即可。每一份情绪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离异的家庭对于孩子与大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大人管理不好情绪就会误伤到孩子,而孩子处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也会变得更加敏感,所以矛盾的到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妈妈的一些话确实挺伤人的,让你在这份抱怨与否定感受到了被嫌弃和多余,这种感受太糟糕了,容易激发出人的愧疚感,但是孩子,既然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那肯定是带着祝福和爱而降生的,不能因为被人的否定和打击就放弃自己的生命,那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爷爷能理解你作为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存的无奈,但是当时妈妈选择了你,那也是她的一部分义务,你能做选择的是好好成长,让自己可以自食其力,脱离开当下这个压抑的环境,你有你的人生,而家人能给予你的只是在你还不够独立的情况下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爷爷想说的是,去尝试着找一段信任的关系去倾诉,去表达也是一种很好的疗愈方式。学校有好的疗愈机构,可以找专业的心理老师或者是心理医生,他们有足够的包容力可以承接到你的一些情绪,这个也是你不必忧虑的一个重点。
祝福你,孩子,珍爱自己,无论什么都不要放弃这个原则和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