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段子会在每年世界读书日时反复被人们提及,虽然粗鄙,却也不失公允。不读书的人看到夕阳西下,只会感慨一句:“我靠,好美啊!”读书人会这样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然因为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人们观点自然有差异,这无可指摘。
我最近常在想一个问题:家长鼓励孩子去读书,通常都是抱着比较功利的目的,存在一种错误的幻觉——孩子读书了,而且读了很多后,作文就一定会写得好。家长渴望立竿见影,投入就能有产出,读了书就应当立马转化为实际的作文能力。可能家长一开始的出发点都错了,这注定了作为家长你会很痛苦。
做生意的人,尤其是一部分暴发户,在飞黄腾达后,喜欢附庸风雅,显得自己很有文化和品味。可见,我们这个社会认同文化气,我们尊重文化人和知识分子,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读书带给人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思维方式、气质个性等各方面都有可能得到塑造,影响一生。
小处去说,读书,不直接是为了写作文,家里有学生的父母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我们知道,从大的趋势来说,高考阅读题量会变大,注定让一部分人做不完题目。你的阅读速度怎么提升,来源于平时的阅读。你从来不读书,跟一个经常读书的人去比较,阅读速度和质量自然高下立判。
读书,是阅读世界,发现世界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看起来丰富了,但实际上孩子们拿着电子产品,看着影视,积累的知识还是非常有限和单一的。他喜欢和倾向于阅读的总是一开始预设的那些,而涉猎不够广泛,无疑也会限制孩子。那么读书,是为了扩展眼界和知识面,书里的间接经验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作文里面的素材怎么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书本阅读。厚积薄发,根据我的经验,越到后来,你读的书就越能显示出神奇的力量。当然,这个是和你读什么书紧密相关的,你一直读的都是浅显直白的书,注定了你不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所以,紧接着我想说的是,孩子读书,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你喜欢读的书不一定就是孩子喜欢的,你渴望孩子在现阶段读的书也不一定就是孩子愿意读的。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开始阶段,一定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到后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引导,适当提升阅读难度。
如果你有机会,有时间,建议家长也多读点书,带着孩子去阅读。你自己在家从不做表率,只会玩手机,还吆喝孩子去读书,孩子从内心怎么可能服气你?
读书,真的是一个长期的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得,不读书更可怕!如果家长你够高瞻远瞩,那么就应该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一辈子能不时从书中得到快乐和启示,而不是只在应试模式的当下。
读书的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