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自从退休,就记不清日子了,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对于我都是平淡而快乐的一天。不过每周一还是记得的,因为某人周一会去公司上一天班。
退居二线却还没退休的二线生活是最美好的时光,几年前我的四年二线生活,曾经让某人羡慕不已。
二线生活,就是拿着在职的高薪,却有着自由的身心。那几年里,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出两三次远门,走遍大半个中国,附庸风雅的走读博物馆,也兴致勃勃地跟着户外俱乐部,走远远近近的虐线休闲线,雨崩的雪山,林芝的桃花,拉萨的布达拉宫,安阳的殷墟,南昌的街头,哈尔滨的松花江畔,处处留下我们的足迹⋯⋯
放飞回家就是读书背诗,忙着玩,不亦乐乎。
最后一次游学,是跟着苏州博物馆的浙江秘色瓷之旅,复旦大学郑建明教授带我们游遍浙江各大博物馆,还有秘色瓷产地上林湖后司岙,郑教授担任浙江省考古队长时,在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发现了秘色瓷的生产工场。徜徉山水间,我们心旷神怡。
最后一天我们是在慈溪博物馆,发现于陕西法门寺的那批绝妙秘色瓷十四件中的十一件,回到了它们的故乡慈溪,天空色的器皿中仿佛漾着一汪清水,美到令我们窒息。郑教授为我们讲秘色瓷的奥秘,博物馆中所有工作人员都来听,眼中满满的崇拜之意。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2020年1月19日,临近农历年,武汉的疫情已有风闻。我们坐在大巴上,坐在我旁边的郑教授说他今年带夫人女儿回金华老家陪老父母过年,这时我忽然从手机上看到穿大白隔离服如临大敌的武汉医生,第一次看见如外星人似的大白,震惊到说不出话来,连忙把照片给郑教授看,他也震惊中,过了几分钟,他说我要改变计划不去金华过年了,把老父母接来杭州过年,万一有什么情况,大城市医疗条件总是好一点!
我们完美的浙江游学之旅,最后在惊恐中结束,郑教授在杭州与我们挥手告别时,大家都已经戴上了口罩,浙江也已经报出了第一例新冠患者。
到家就开始半禁足,新冠来势汹汹,在绿码还没出台时,出入是查手机行程的,我的手机里有半个月时间都是有星的,提示说15天内去过浙江。
提心吊胆地过了十五天,异常行程终于消失,大大松了口气。其实,浙江那第一例阳性从武汉飞回来下飞机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回苏州的大巴上,根本没有时空伴随的可能,但是,还是紧张。⋯⋯
某人从去年起也过上了他曾经羡慕不已的二线生活,却没有我那么好运,可以走遍全国山山水水,足迹拘束在苏州,甚至小区,有点遗憾。
随遇而安也挺好,现在他在规划家里的花园,明年的春夏秋冬,都很值得期待。
希望明年的现在,我还在花丛中坚持每天晨读英语、背诗读书,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