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艺术作为一种爱好?
虽说是大学教授+医生的经典组合家庭,家庭氛围也热爱阅读,但和艺术没有接点。
小时候没学过画画和乐器是很大遗憾,这两者都是极好的对自我情感的表现方式,而语言是逻辑的。
爱好从装逼开始没什么不好,毕竟关注了,信息从眼前流过才会被mark上。
现在回想起来,真正达到艺术入门都是些不大不小的节点的影响。
1.高中美术课。
直到大学才知道,很多人高中没有美术课,基本上都被主课占用了。那时候觉得没什么,现在才发现,不学画的小朋友青少年时代与艺术唯一的接点大概就是课堂美育。我的高中也算所在一线城市最好的高中,老师日常说不好好学习毕业就只能上本高中的附属大学。然而我校高中前三学期竟然是放羊式教学法,美术课也就幸免于难,正儿八经上了两学期。
美术老师采用的形式在21世纪初也很新颖,presentation:两个同学一组上一堂课的20分钟,留20分钟老师点评补充。记得自己上下学期分到的分别是中国画工笔白描和西方哥特式建筑,因为当时自己非常用心地对待,印象也就格外深刻,而通过小孩子的观察和直觉所get到的点,虽不全面却都在点子上。
然后爱上了拉斐尔的圣母。
不管文艺复兴三杰怎样天才,或者拉斐尔本人的《雅典学院》如何牛皮,拉斐尔那清纯甜美娴静优雅的圣母都没有之一地吸引了我的直觉。
2.定期浏览美术馆和博物馆官网展览并前往是作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家庭的自我修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么认为的,从小就被带去各种博物馆也挺喜欢,高中又增加了美术馆。
3.日本鸣门大冢国际美术馆,强推
2013年去的,门票全价3400日元吧学生半价。贵肯定算贵的,但是进去的第一瞬间就值了。
当时已经渐渐不再坚持自我修养了,博物馆还是爱的,美术馆看不懂啊。
能去到西斯廷教堂的中国人毕竟极其有限,然后还要去欧美各大美术馆还有各种教堂修道院就真的难了。大冢国际美术馆提供了一个艺术圣殿时间胶囊。这家美术馆共五层,地下三层地上两层,挖空了一座山。使用大冢制药集团旗下大冢陶业公司的技术复刻了全世界主要是西方著名画作,这些陶板画号称可以保存2000年,也就是时间胶囊。虽然绝大多数是平板,但梵高向日葵那几张将油画笔触也复刻了出来,很多场景的完美还原也令人震撼。
这家美术馆还提供多维的参观模式。1.懂日语的可以跟着真人导览,2小时看遍最重要作品,阿姨平易近人又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解说真是导览员的典范(顺便diss一下国内部分博物馆导览员虽然很博学但是假亲切)。2.导览器。提供多种语言包括中文,我去的时候是ipod导览器。不过日文的导览会细致精彩很多。3.机器人。首层大厅里有个巡回的机器人,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解说。
一进首层大厅的西斯廷礼拜堂1:1还原天顶就可以震惊半小时了。一个蓝色星空天顶的小教堂还原也印象深刻,直到前几天看丁宁的《西方美术史十五讲》才发现,那是乔托的帕多瓦阿雷纳礼拜堂的湿壁画啊!此外顶层露天花园里还有还原橘园美术馆的《睡莲》长卷。各种《天使报喜》中圣母形态各异,有的圣母竟一脸嫌弃。祭坛画这种丑丑的中世纪画,只有镶在镀金的精致大神龛上才能感受到那种神圣庄严,如同《大卫》只有伫立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上才能彰显它所代表的城市气质。《蒙娜丽莎的微笑》竟然这么小。。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身体怎么那么扭曲。。。扭曲。。也给了我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西方绘画都在画圣经和希腊神话,风景静物也有但好像不受重视。
当时从下午1点逛到5点闭馆,受到巨大文化冲击而肾上腺素爆炸,算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第一步。
在往后看各种艺术史书籍时都会重新浮现出大冢国际美术馆中那些复刻画作,毕竟原作多数还没看过。
4.英国国家美术馆(NG)&大英博物馆(BM)&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VA)
英国人向全世界抢货的时候真心很流氓,免费或5£左右门票的博物馆美术馆们又真的很绅士。
脏兮兮乱糟糟道路狭窄地铁烂得一皮,只有国菜餐厅能吃超市里竟然卖烂掉的蓝莓和树莓。伦敦人唯二令我柠檬酸的就是美丽的花园和美丽的博物馆美术馆了吧,酸死了。
这三个馆的好东西多到无从说起。
VA那种与宝贝的近距离相处令人迷醉。件件可进国博的古代各国雕塑们就像地摊一样错落有致地摆着。
BM宝贝太多,就是那种每个展厅都有个镇馆之宝的感觉,反而显得庞杂不均。印象最深的还是《命运三女神》为首的希腊雕像展厅,细腻自然又唯美的衣服褶子,大理石材质赋予的洁白莹润的人体之美。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是从帕特农神庙抠下来的哇。第一次有了罗马雕塑和希腊雕塑的概念。理想的希腊、写实的罗马。相隔万里我们总是不吝言辞地赞美希腊文化,也更熟悉希腊文化,然而跨千年和两千年的西东罗马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明显更大,那种奇迹般的文化大融合也更有意思呀,参见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参观BM时正在办葛饰北斋的收费展“巨浪之上”,明明常设展都得跑着看,真的没时间吃加餐啊,加餐还是《富岳三十六》,我恨!BM的参观体验真的很奇妙,一天吃遍满汉全席法国大餐怀石料理的感觉,很爽又有点恶心。简直恨死住在伦敦的人了。
NG里第一次接触提香的画,占了两个展厅,没看出好在哪。直到前不久在粤博的《欧洲绘画500年》展览第二次看到,中间间隔又看了很多美术史书籍,才能领略到提香画中人物那份优雅。扬凡艾克的《阿诺菲尼夫妇》里的人物是真的丑啊(不好意思所有人物对标拉斐尔圣母),但是对后来在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欣赏《宫娥》的“画中画”有巨大帮助,中间还接触了一套很有意思的书:高阶秀尔的《看名画的眼睛》。达芬奇有争议的《岩间圣母》之一,虽然还是对这种黑乎乎的风格不来电,但确实人物已经非常自然真实了,和照片比这模模糊糊还增加了最上头的神秘感。但更喜欢米开朗基罗的几幅名字都记不住的小画透出的奇想天外感。
2016年伦敦的博物馆美术馆之旅,大冢的很多展品都对标了原作,开始领略到西方艺术的美。
但整体感觉还是糊糊涂涂的,才认识到,如果不曾了解西方艺术史,不曾在铜版纸上看过这些名画雕塑建筑,那么站在卡拉瓦乔伦勃朗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前,无法获得超越大冢的西斯廷的感动。就像不了解西方哲学史,猛一看康德开始的现代哲学,不会完全看不懂,但也不可能真正看懂。
并不是欣赏不到这些画作雕塑纯粹的美,我想任何人站在贝尼尼的雕塑前都会惊为天人。也许孩童更能欣赏纯粹的美好,那是天然内在的直觉。
但是还有一种美是沉淀于时间的文化和沉没于历史的人的情感,这部分如果对背景毫无了解也就永远体会不到。就像恶搞《思考者》是不是在想今天吃什么。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前庭的地狱之门,当时只觉得很精细震撼,但没有艺术史知识不会知道那就是罗丹的《地狱之门》的复刻,那门楣中心正是《思考者》的所在。没有圣经故事的知识也不会知道每个小局部是什么象征。而有了这样的背景,才是思考《思考者》在思考什么的起点,他怎么可能在思考今天为啥便秘啊。
西方艺术说难是挺难的,因为那种对话性象征性和众多主义流派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但说容易也容易,因为它是可分析的,只要搞清楚艺术史,搞清楚这些背景知识,如果还能画过油画对技术性有理解的话,鉴赏起来就没什么门槛了。相比看NG时如此蒙圈,2019看普拉多时就从容多了。等把西方艺术看饱了,再去进军中国艺术,感觉意境和留白才真正难懂啊。
参观NG时印象派和后印象的区域关了,与《睡莲》和《向日葵》失之交臂。
5.《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圈》杉全美帆子
艺术史和名画鉴赏的书籍浩如烟海。
“小顾”系列实在比较粗俗。《小顾聊绘画》《小顾聊神话》《小顾聊印象派》。
“意外艺术”视频化最近也出了本《大话西方艺术史》。
这种风格适合当闲书看。且不论当代艺术雅俗共赏,古典时期毕竟是高端人群专属,不是想怎么欣赏就怎么欣赏,过度的通俗就是恶俗。了解艺术本来是自我美育,是提高审美修养,而不是把艺术解构下拉到和自己原本一个水平线。
所以更推荐在通俗性和考据性上更平衡的日系入门,比如中野京子系列(《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比如高阶秀尔的《看名画的眼睛》,再比如这本《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圈》,打开了我对印象派的大门。
原来用半绘本的形式正儿八经地八卦印象派画家们可以如此有趣。这本书对印象派人物关系的介绍是亮点,将他们和他们的画作组织进了一张网里,将事实和作者的观点明确区分开,而不是参杂大量作者臆测混淆在一起,从而做到既科普又有趣。
而多数艺术入门书籍要么按画家要么按画来分别介绍,比如蒋勋的《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也挺不错。还有最近在读的《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国内出的这套“十五讲”系列都挺不错的。
事实上我现在也就看了这么些书,也还只是入门,不过感觉总算是入门了可以自主进修了。
大都会、卢浮宫、奥赛、莫里茨、罗马……神往的地方还有很多,去过的地方还想再去。在此之前能做的只有补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