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化痛苦为力量?

如何化痛苦为力量?

作者: 独一味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9:36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时常察觉到内心有一股压抑的情绪,不过却不知道是什么,让我感觉很痛苦。

A、由于痛苦,我开始探索这股情绪是什么?以及它从哪里来?

于是,我试着去观察着它,想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时间久了,慢慢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这股痛苦情绪,是对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及埋藏于心底的些许怨恨。

我这人比较理性,喜欢追根溯源。因此,我去问自己:为何对自己不满与愤怒?为何怨恨自己?然后,我回顾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仔细思考是什么导致我的这些情绪。

我想到了几点:

- 做不到早睡早起;

- 没去执行看书任务、做事计划;

- 不愿承担太多责任。

由于做不到上面所说的事情,导致对自己的批评、责备、及否定: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也练习了这么久,你还是一样没成长,做不到的还是做不到,真没用。

这种消极思想是导致不满、愤怒的直接原因,并且是形成内心无价值感的根源。

B、这种消极思想,是导致对自己不满与愤怒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因此,我又有了新的问题:这种消极思想从哪来?这值得我深思。

从自身经历出发,我总结了两个根本原因:

1.能力不足以满足需求

自身能力、意志力等,满足不了自我需求,就容易产生批评、否定、怀疑自我的消极思想。

就像我做不到早睡早起,执行不了看书、做事任务,不能完全承担责任,这些想做的事做不到,都是能力、意志力不足的问题,然后导致了消极思想的产生。

解决方法两个方面入手:

1)减少需求: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发现只有极少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大部分人,被所谓的社会化洗脑,认为取得了功成名就,就等同于实现了人生价值。

这句话意思是:我们大部分人被社会化教育,所塑造的诸多需求,蒙蔽了双眼,无法发现自己是谁,真正想要什么。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一个问题,我们的需求是如何被社会教育所塑造的?及怎么发现自己是谁,真正想要什么?这是两个极重要的命题。

我们的需求如何被塑造?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

社会化教育告诉我们的事,比如:早睡早起,睡眠好,精神饱满,做事有干劲,有助于身体健康;

比如:看书丰富内涵、充实心灵,做事锻炼能力,提升自己,为未来做准备;

比如:承担责任是好男人,女生喜欢,父母喜欢,社会认可。

一句话说:好处塑造需求。社会化教育说这些对我们好,我们不管是不是真正需要,就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些设定,就有了一种“应该”,“必须”去完成的信念(换句话说:应该、必须要满足的需求)。但却由于自己的能力、意志力等原因做不到,就容易导致批评责备自己,从而产生不满、愤怒等负面情绪。

因此,想要根除消极思想,就需要从根本上,剔除掉“应该”“必须”这些信条(需求),取而代之“我希望我可以”,这样自己就有了选择权,有了人生的主导权,那当然就没那么痛苦。

上面概括成一句话:不管任何事,我都有选择的权利,没有那么多“应该”与“必须”。重复这句话吧,越重复,你会发现,你越有力量。

对于第二个问题,怎么发现自己是谁,真正想要什么?

我一直在探索,不过苦于没有答案,不过有两条思路可供参考。

a.经历:在不断经历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有什么优点,缺点?对什么感兴趣?真正想要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b.反省:方式不一,但殊途同归,和上面问题一致。

2)提升能力、意志力

能力、意志力因人而异,这里不多做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阅读相关书籍。

2.惯性影响

这是一个批评型的社会,一件事做不好,迎来的不是鼓励,而是批评,我们父母,老师都是这个社会的产物,都已经潜移默化接受这种批评模式的设定。

因此,都拿这种模式教育子女或学生,我们也就学会了“一件事没做好,就批评责备自己”的思维模式,长此以往,就形成一种自动化的惯性思维。

这种惯性思维力量巨大,阻碍人的成长,即使让人痛苦,但是舒适的痛苦,熟悉的痛苦,比起未知的恐惧,让人害怕,人们呆在惯性里更安全、舒适,所以大部分人,虽然深受惯性所害,但也不想真的改变。

说实话,惯性思维真的很难改变,因为它根深蒂固了。不过有人就会问:虽然难改变,但也不是没可能吧?是的,即使再难,也能改变,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若是你真的想要改变,那绝对是可以的,我这里可以提供一套方法,只是一般人很难执行的来,因为第一步都没做好。如果这一套方法执行到位,那绝对可以彻底逆转惯性思维。

1)首先,需要强烈的改变动机,就是为什么你想要改变?

是痛苦到极致,后方是万丈深渊,避无可避,无路可退(逃避、退缩是人应对危险的天性),你再不面对就会死;

还是改变对你有巨大的好处,改变后,会收获地位、财富、美女,要有强烈的动机,才有支撑持续改变的动力,这些需要首先思考,没有强烈的动机,所有方法都效果不大;

2)其次,去找有哪些能帮助你的方法?

也就是需要去找颠覆“批评责备自己”思维的方法,去学习新的思想,学习“赞同、接受、爱自己”的思维模式;

3)最后,去执行这些方法,并日复一日重复练习,为什么需要重复练习?

因为我们惯性思维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我们吸收了旧有思想,并在生活中,通过验证,不断重复旧有思想,导致我们接受了它,逐渐内化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

信念反过来作用于思维,思维方向循着信念,不断重复,直至形成思维惯性。

可以看出,惯性形成的关键在于:重复。因此,想要逆转惯性,需要同样持续不断的练习,才能彻底逆转旧有的“批评责备”模式。

最后,总结一下。

1.令我痛苦的情绪是什么?是不满、愤怒、怨恨的情绪。

2.为什会产生这些情绪?因为“批评责备自己”的消极思想

3.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消极思想?1)能力不足以满足需求;2)惯性思维影响

4.怎么消除这些消极思想?1)减少需求:不管任何事,我都有选择的权利,没有那么多“应该”与“必须”。

2)提升能力、意志力

3)如何颠覆“批评责备”的惯性思维?动机>方法>练习(重复)

相关文章

  • 如何化痛苦为力量?

    这段时间,时常察觉到内心有一股压抑的情绪,不过却不知道是什么,让我感觉很痛苦。 A、由于痛苦,我开始探索这股情绪是...

  • 如何化自卑为力量

    很高兴今天能够如约的和大家在这里相见。今天将由我跟大家分享我如何化自卑为力量。 我是非常的荣幸也感谢所有的朋友来见...

  • 【0214读书清单】接受痛苦,才能真正化痛苦为力量!

    1、Z的童年非常不幸,两三岁时父母离婚,父亲挣不到钱,她基本上是跟着姑姑长大的。 2、她不断更换寄养家庭,小学时就...

  • 热爱,是她人生一路开挂的钥匙

    爱是一把钥匙,可化痛苦为力量,化战争为和平,化腐朽为神奇。 一.猜猜她是谁 如果你是一个小女孩,11岁时最爱你的母...

  • 化悲伤为力量

    今天因为一些私事,很影响自己的心情。一个平时很要好的人,突然不与自己联系了。也联系不上了,心情好低落。 化悲愤为力...

  • 化情绪为力量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倚天屠龙记里这样一个片段,当周芷若在荒野里的小屋里,恍惚看到蛛儿的身影时,她被自己的恐惧情绪控...

  • 化悲愤为力量

    人生所有的悲哀均由自身而生,明己身,方直面世间,今日种种皆前世果,凡事皆因我而起,其一脾气太大,太过于娇气;其二没...

  • 化情绪为力量

    rt

  • 化悲愤为力量

    周二的晚上,梦到了在老家的房子里,我们几个堂兄弟姐妹一起玩捉迷藏。 醒来后就想起了三妹,似乎和她很久没联系上了。去...

  • 化悲愤为力量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一个半月了。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处于迷糊状态。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不停的问,不停的要人提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化痛苦为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qw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