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怎么“负人”的?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怎么“负人”的?

作者: 兔子怪力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07:29 被阅读0次

    在三国魏晋时期曹操和司马懿是经历和成就都非常相似的两个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的汉朝朝廷基本上就是曹操的朝廷;司马懿诈病赚曹爽,高平陵政变以后曹魏朝廷基本就是司马家的朝廷。二人都是凭实力把持朝廷,但是又都不在名义上篡夺政权,而把篡夺政权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继承人。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自立魏;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代魏自立晋。并且,二人都被后人追尊为本朝第一代皇帝,曹操被曹丕追封为魏太祖武皇帝,司马懿被司马炎追封为晋高祖宣皇帝。

    所以曹操和司马懿虽然都没有亲自篡夺自己服务的政权,但都被认为是他们子孙建立的王朝的奠基人。

    这二人在同一个时代交相辉映,宛如历史长河里同时闪耀的双子星。

    人有相同必有不同。今天昔圭读史给大家讲两段二人相似的故事,看看二人相同谋略下显示的不同个性。

    一,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里讲到,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后又鸩杀少帝,引起王允曹操等人的不满。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以献刀之名欲刺杀董卓,不成。曹操骑马而逃,途经中牟,县令陈宫弃官同逃(可见英雄的魅力,穷途末路仍然有人不惜一切代价追随)。

    曹陈二人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

    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

    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

    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

    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

    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

    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讲述的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典故。

    从整个事件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曹操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献刀杀人,而且杀的是在朝廷上一手遮天的国贼董卓,当初曹操肯定是抱了必死之心的,有如回来汪某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慷慨悲怆。

    第二,曹操心狠手辣,行事果断坚决。

    挺身而出,献刀杀国贼,做大事惜身;事败逃脱,绝不拖泥带水,说走就走;怀疑朋友要害自己,果断杀死对方,绝不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发现错杀,绝不找借口,假惺惺,表达忏悔以求心安。

    第三,曹操做事目的性强,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

    为了杀贼敢于献身。

    为了自保可以杀死朋友全家,就算知道错杀了,仍然要斩草除根。

    其实仔细分析,曹操杀董卓不怕死,为什么逃跑后怕朋友告发,就会发现,曹操其实是把除国贼董卓作为最高目标的,目标没有达成,自己不能死,其他人都可以死。

    这种人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往往是最为成功的。

    另外说明一下,这个典故不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杜撰的。

    《三国志》,《世说新语》,孙盛《杂记》等书都有记载。

    第二,司马懿,“我宁负卿,不负陛下”。

    公元251年,魏嘉平二年,年近八十(时年七十九岁)的王允之侄,时任三公之一太尉的王凌起兵讨伐司马懿。

    其实司马懿在一年前就知道王凌秘密立曹彪为帝,要谋反的事。但是慑于王凌位列三公,没有充分证据,不好下手。司马懿以他一贯的隐忍做派,佯装不知,静观其变,暗中却最好了万全的准备。

    这下,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军马,顺江而下,直逼王凌老巢。

    王凌自知不敌,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向司马懿自缚投降。

    王凌:“吾如有罪,公可半简召回,何苦亲帅大军至此?”

    司马懿:“君非折简之客啊!(你可不是一纸诏书可以叫来的主啊!)”

    王凌:“太傅负我。”

    司马懿:“我宁负卿,不负陛下。”

    王凌被押回京,途径贾逵庙,长叹:“贾梁道,现在只有你这个死鬼才知道我是大魏的忠臣。”当夜服毒自杀。

    同年,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和王凌作祟,受惊而死。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如果说曹操是一只猎豹,而司马懿就可以说是一条毒蛇。

    曹操对于猎物执著而果断,司马懿对于猎物总是等待时机致命一击。

    第二,司马懿更擅长玩阴谋。

    为了打击敌人,他可以装病,装傻,表演一切对他有利的形象。

    就连要杀王凌,都说的那么大义凛然,虚伪满满:“宁负卿,不负陛下”。

    陛下这个锅背的漆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怎么“负人”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rv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