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易经》活学活用案例:正本清源,修身治国

《易经》活学活用案例:正本清源,修身治国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05:57 被阅读0次

    昨天学的是“井卦”,主要讲的是我们人不仅要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来改变自身的处境,而且要努力争取外力的援助,借别人的力量提升自己。

    今天分享一个历史名人修身治国的故事。

    水是生命之源,井是提供源泉的地方,这就是井与水的关系。

    井卦以此来说明个人需要不断地培养道德修养和不断开发知识潜能,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才能有望成就一番事业。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名的明君,更是一位能够正已修身,以自身为表率的君主。

    在贞观初年,李世民刚刚登上帝位,就下令放走皇宫园圃中的鹰犬,指令各地州县不得进献珍禽异物,停止修建宫殿楼阁,甚至不让后宫妃子们多添新衣,他自己的龙袍也是三年不换新的。言行都比较谨慎,注意克己节欲,不以玩乐分心。

    上朝时,大臣们讨论军国大事,或请示皇上决断问题,一般都先听后说,多听少说。较难办理的事情,总在调查了解后,三思而后行,他爱护百性,不夺农时,而违反法律的人也少,有一年全国竟然仅有20几个违法的人。

    贞观元年(公元626年)五月,有位外地大臣上书唐太宗请求清除朝内的奸臣,唐太宗反复思考,也不明所指。最后在这个人进京述职时,就当面问他,“你说让我清除奸臣是好事,但奸臣是谁呢?”

    这位大臣说:“臣下远在外地,不能确定谁是奸臣,但我肯定朝中有奸人。陛不妨故意说错一件事,而且装作固执己见,可以试验大臣的态度,那些能够敢于进谏,不屈不挠的就是忠直之臣,如果巧言迎合的就是谄媚奸臣。”

    太宗听了,虽然明白他的意思是用一些驭臣之术,但还是摇了摇头,笑了笑,对他说:“你的主意不错,但我不能这么做。因为君主是源,臣下是流。如同江河,江河的源头若浑浊了,就不能要求下游,流水清澈,君主自己诡诈,怎么能责备大臣忠直呢?我是以至诚来治理天下的,有时看到前代有些帝王用权谋诡诈来驾驭臣子,实在觉得是一种可耻的行径。”

    这位上书的官员也无话可说,只好尴尬惭愧的退下了。

    然而这位大臣的话时刻困扰着唐太宗。是朝中真的有奸臣?还是上书者,想由此表明自己的忠直呢?

    太宗便拿着这个问题问耿直的大臣魏征。

    魏征分析说:“我认为这种空泛的议论没有什么价值,其用意也不必深究,我倒觉得陛下所提出的君源臣流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庆幸的大事。君主您能严以律己,这天下必定能够治理的很好,从前楚王请詹何做谋士,问他自理天下的要领。而詹何却只讲了君主正身修己的方法。楚王又问‘那国家究竟如何治理呢?’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好了,而国家却败乱的。’古代圣明君主都能修正自身。远离享乐之欲,天下自然安乐,陛下所说,正同古代圣明君主的主张是一致的。”

    唐太宗听了以后高兴的说:“要安定天下,君主必须先修正自身,没有身正而影歪、上理而下乱的,我常想损害修身的因素,不在外界,而在自身的贪欲。比如美味、声色等,贪欲越多伤害越大。既妨碍治理国政,又侵扰百姓利益。如果再有违背礼仪德行,万民就会解体,怨声载道,判离之乱必然发作。”

    魏征称赞说:“陛下为社稷深谋,常能正已修身,真是天下老百姓的幸运。”

    李世民的想法得到了魏征的赞许,心里更觉得踏实。第二天上朝时,唐太宗又兴致勃勃的向群臣讲了一通君源臣流的道理。

    “自古君王治理天下。唯有对自己修身、对臣民修德这两件事最为要紧,其他虚浮的事情都不必关心。尧舜用仁德治理天下,臣下就跟着仁德;桀纣用暴虐统治天下,臣下也暴虐。臣下的举动都是依照君主的喜好行事,比如南朝的梁武帝父子二人都崇尚浮华,信奉佛教和道教。梁武帝未年,本人荒废国事,到寺庙里宣讲佛经,文武官员都头戴佛帽,脚穿高履,整天陪同僧尼拜佛,谈论苦海空门,不把军国大事放在心上。直到侯景领兵攻入京城,多数官员都不会骑马,狼狈步行逃亡,死伤遍及路旁,武帝被侯景囚禁而死。武帝之子孝文帝逃到江陵,被人包围,还向百官宣讲老子的道义,突然城被攻破,君臣都做了俘虏。这些教训实在不能忘却,我们应以此为鉴戒。我现在所喜好的,只有尧舜的仁德之道和周公的理政之教。古人说,君子犹如盛水的容器。臣民犹如水,水的形状或方或圆,都在于容器的形状,而不在于水本身,这些治国安民的正道,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的啊”。

    文武百官频频点头表示敬服,并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于唐太宗真正的按他所说的去做了,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是封建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时期。

    智慧金言

    孔子把君子的最重要的标准定为“修己”,并不仅限于此,而是“修己”之后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有“博施于民”和“济众”的目的,自古以来,人们恪尊儒家思想以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为人处事的前提条件,认真严肃的履行自身的职责,用他们的德行和智慧推动着时代的车轮向前运转,谱写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活学活用案例:正本清源,修身治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sb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