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过去100多年了,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之列,而清朝经此一战一蹶不振,走向覆灭。我们只能安慰自己说中国人不是输给列强,是输给满清这个政府和体制,但提到北洋水师,却记住了一个名字:邓世昌。
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我们今天在分析甲午海战的失败时,除了感叹当时清政府的迂腐软弱,避而不战外,更多的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这次失利。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当时北洋海军和日本,不可否认过,当时北洋水师在经过洋务运动的改造之后,书面上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但是大家也知道这是书面,实际上由于长期未参加实战,北洋水师1888年成军后就再未购一船一炮。三炮两哑的情况司空见惯,甚至连桅杆损坏也难以保养。那么清朝的军费呢?不多说也知道,贪官污吏早已收刮一空了。
炮弹: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携带的弹药只有半个基数,(丁汝昌曾经百般催迫,无奈就是没有)其余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代替;如果击中的炮弹全部爆炸,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对日本人最有威慑力的“定远”305mm主炮,当时居然只有3发榴弹,前后主炮各1发,剩下的1发靠猜拳决定归谁,是可悲还是可叹?炮弹正中日舰,但就是没爆炸,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鱼雷正中日舰,但居然从舰底而过。在那场海战中除了速射炮,北洋海军的命中率是20%,日本的是12%
战术:
战术上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路面防御系统是很强的,当时日本再厉害的联合舰队,一炮也能轰沉一个。但是在黄海水域宽广的海面交战时,北洋水师仍然沿用保守战术,使用一字阵迎战,当时的日本联合舰队战术上是针对主舰“定远号”和“镇远号”,被动防守只有死路一条。加之日本舰队速度较快,灵活轻便,从容穿插,在活力围攻主舰后,将阵型打乱,其他舰艇便溃不成军。
人员:
虽然北洋水师有邓世昌这样的英勇猛将,但是大部分人员却是疏于操练,军心涣散的。另外,人员上的配置日本也占据压倒性优势,这与日本安插在中国的情报人员有关,与其说是两军相遇,不如是说是日本早就计划好的,趁北洋不备而战,详情大家可以参考下图:
民族英雄邓世昌
这场战争硝烟褪去,但是我们记住了邓世昌(和他那条金毛犬)。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男儿当以马革裹尸还故尔,英雄已逝,但他这种大义赴死,慷慨就义的精神,值得每个热血男人学习,输也要输的壮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