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记载,耶稣诞生的时候,伯利恒的天空出现了一颗明亮的星。东方三博士看见了,知道为人类赎罪的救世主已经来到人间,便带着黄金、麝香、没药等珍贵礼品,从东方启程,来到伯利恒朝拜圣婴耶稣。
达芬奇以此背景创作了《东方三贤士的朝拜》:圣婴耶稣伸出右手接受跪在地上一位贤士的奉献,其他两位贤士则跪在画面左下角。圣婴圣母四周环绕着许多人,还有人骑着马赶来,仿佛要一睹圣婴的神采,蒙受神恩。画面里人物众多,但表情各异:有人低头敬拜、有人怀着好奇的眼神打探、有人脸上充满好奇、有人低头沉思……
画面人群中,站在最后右侧的一位俊美的年轻人(红圈内),转头看着画面外,和所有人的视线相反,他的焦点不在圣婴上,似乎另有其他的关心。台湾蒋勋教授认为,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该男子应为达芬奇二十九岁时的自画像。
许多画家都喜欢给自己画像,因为脱离不了心理因素,每个人画自己都很难画像,画自画像可以更深入的去观察与洞察自己,同时向外界传递了自我的性格、特征和追求,是一种具象的心理表现方式。那么,远远注视着的二十多岁的达芬奇,他意欲表达的何种思想呢?
画中的达芬奇已经不是画家,只是围观圣婴的一个观众。画家变画里的观众,画里的自己就与画家本人有了距离,他就可以在画中如朝拜者那样参与、观察这个世界,包括画里画外,从而可以更广泛地进入与自身传统截然不同的价值脉络里,再以此为距离回视自己,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丰富。达芬奇把自己画进画里,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更好了解他人,而是为了回归自我,即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身的判断,其实也就是借此突破自己封闭自己的狭隘受限,获得审视自己的自由。
人的认识其实常常被浅显的现象所限制,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罢了。胡塞尔举例说明过这个问题。他拿起一个火柴盒,让人看看这个盒子,提醒他们观察到一点:无论如何摆放和呈现这个方块,我们永远都无法同时看到这个方盒六个面中三个以上的面。胡塞尔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没有全知,更没有绝对的知,因为一切的可见都是建立在不可见的基底上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在场都指向某种缺席,某一物的进即代表另一物的退。那么,达芬奇让自己进入到画里,是不是就是进入到现象的另一面去关照世界,意图达到全知,接近于无限的知呢?
从达芬奇把自己画进画里,到胡塞尔简单的火柴盒,再回想起苏格拉底所说的: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是不是都在提醒我们:人类更多时候需要站在自己所看不见的地方审视自己、审视世界,才能看见真相呢?就如你从看不见的上帝幻影里,才发现自己多么不完美。看不见的也许不一定真实存在,但它们一定是人类探寻未知的动力,也是真实存在的唯一证明。
声明:本人简书上文章,均为原创(个别图除外,侵删),注明出处、作者后,可随意在网络上转载,如出版或商业用途,请联系,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