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完变化多端的鬼脸,看过了模仿铜件包角的披肩花雕饰,作为地地道道的生活实用器,黄花梨螭龙纹三弯腿炕桌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一丝不苟的制作细节和精致、讲究的工艺。
桌子宽62厘米,面心板一木开出、等宽两拼,粗略估算料宽超过二十厘米,算得上是除独板外的最高配置。
桌面拦水线磨损严重,部分边界已被磨平,看得出上百年饮酒进膳使用的痕迹,是一件贴近生活的日常用具。
冰盘沿向下微敛,至底压边线,中间一道细浅打洼,使原本平淡无奇的轮廓,产生出不平常的效果。束腰、牙条一木连做,费料又费工,这是清中期以前的特点。另外,壶门牙条及腿足上端的雕花,昨天已经详细描述。
牙腿边线粗硕,非阳线、灯草线或碗口线等名词可形容,显得腿子及下盘雄壮有力。
边线三弯向下,顺势内收,弯卷成珠后与内翻马蹄融为一体;另在卷珠内侧歧出小牙,寓意不得而知,唯感觉别致而新颖。不由得感叹:古代家具文化只剩下一知半解。
桌子底部老皮壳依稀尚存,但构件间连接被打开清理。在牙条正中,分心花背面,一根木销贯穿牙子里皮,出榫后纳入边抹底部的卯眼,起到加固的作用。
使用穿销可防止构件间分离生缝、或者闪错不齐,但往往也意味着所用木料单薄。从图上看,牙条甚为厚实,且与束腰一木连作,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件讲究的黄花梨实用器。
一起来玩海南黄花梨收藏吧!长按关注“藏咖程”微信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4275/4f64a93bcba32c5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