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朋友之道:交友的三收三放

《论语》朋友之道:交友的三收三放

作者: 凯文讲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9-15 17:23 被阅读0次

《论语》提到了许多与朋友相处的各种原则,我总结就是“三放三收”,既要放飞内心,又要收回自我,与朋友保留一种合适的平衡关系。

-1-与朋友相处,首先要三放,“放诺、放心、放利”

放诺就是“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没有信诺犹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大车小车无法行驶,人也无法做人。甚至在承诺时要慎之又慎,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即古代的人宁愿话不轻易说出来,因为他们如果说出来自己的行为没跟上,就是最大的耻辱。

放心就是用心理解对方,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事,也不会强加给别人。

放利就是为朋友愿意付出一切利益。像子路所说,朋友可以把自己的车马、衣服都拿出来和他一起使用,即使坏了也没什么遗憾。

为了找到知己,我们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放诺、放心、放利,因为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得到。

-2-其次要三收,“收距、收劝、收德”,给朋友自由空间

另外,朋友并不是你自己,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人。你在全情付出的同时还要注意收敛自我,给朋友留出自由的空间。

收距就是保持和朋友之间的适当距离。距离产生美,即“朋友数,斯疏矣”,对待朋友过分亲昵而不保持距离,反而会遭受疏远。所以朋友是什么?朋友不是时刻呆在你左右,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第一个从天涯海角赶来。

收劝就是劝导事不过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一忠诚地劝告他,二善意地引导他,如果朋友还不听就立刻停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过分的劝导反而适得其反。要给朋友思考的空间,毕竟我们不能完全代替别人,别人的思考过程才是正确的决定的必经之路。

收德就是不能像老子那样“以德报怨”,而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待别人给我们的帮助和恩德,我们要“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百倍地还给对方;但别人给我们的是伤害和冒犯,我们就不能一味地逆来顺受,而要以正当的方式去维护自己、斥责对方、回应他们。

因此,知己不是滥交,也不是无穷尽的付出和妥协,也要有理、有节、有据。

-3-心是交友的根本

六大原则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放心”——理解,为朋友付出真心。

没有真心付出,就没有朋友的第一步,没有了第一步,还何谈朋友以及朋友之道呢?

-4-收放自如之间,才是朋友之道

何为朋友?

朋友就是
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
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惺惺相惜;
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
不一定经常联系,但一定放在心上。

何为朋友之道?

朋友之道就是,

“三收三放”之间的收放自如。

相关文章

  • 《论语》朋友之道:交友的三收三放

    《论语》提到了许多与朋友相处的各种原则,我总结就是“三放三收”,既要放飞内心,又要收回自我,与朋友保留一种合适的平...

  • 2017-08-22

    和儿子探讨交友之道 和儿子探讨交友之道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一) 《于丹<论语>心得》看到了第五...

  •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在粗略的人生坐标上,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

    《于丹“论语”心得》本书最后一个是关于人生之道。《论语》只有1万多字,在前文中归纳了心灵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等...

  • 《论语》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如何分辨,好坏朋友?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根据内心价值取向。 二.益: 1.有质。 为人...

  • 解读《论语》里的育儿智慧-益友

    于丹老师说:“论语中对交友有着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孔子...

  • 闫贵忠老师教育思想选 - 草稿

    【生命之道】 有放无收叫放纵,有收无放是掌控;放不得其时叫胡放,收不得其候叫乱收;知放知收叫有道,能收能放...

  • 学《论语》交友之道

    《论语•季氏》说,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者。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

  • 劝善规过 交友之道

    《论语》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若有过...

  • 论人品之要

    为人之道,交友之道 文/瑶静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这样...

  • 论语 交友篇

    最近看论语,论语里面有一个篇幅是讲交友,不知道看我文章的朋友平时是怎么交友的,评论的时候可以说说,孔子说交友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朋友之道:交友的三收三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bf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