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分析加影评包含了大量剧透,请看完电影再看。
1. 余国伟和他的梦
其实影片的真实时间线一直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余国伟出狱。影片从一开始的几句台词就为我们交代了人物的定位。“你是哪个余啊?” “多余的余。” 他一直都是多余的。从段奕宏饰演的余国伟在工厂旁边的公路上一转头看到年轻的自己时我们就知道这是要开始回忆了。
电影的大部分其实都是回忆里的内容。1997年,年轻气盛的余国伟正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奔赴案发现场,他意气风发。甚至他的车坏在了半路也要跑着来到案发现场。那时他是充满了干劲的。但是影片的基调却一直是灰暗的。所以年轻的警察瞧不起他,老警察张队也不愿意他过多的插手这起连环凶杀案。余国伟真是可以说是热脸贴上冷屁股,面对这种局面,他显得有些尴尬。但是他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为了这个梦他可以带着徒弟去案发现场拍照,偷偷拍下尸体的照片,甚至那他的女人当诱饵。但是没人在意他的梦。
在时代浪潮风云变幻的1997年,余国伟也要面临下岗的局面。尽管他是厂里的劳模,尽管他一直尽心尽力的工作,但是厂里是不需要他的,他是多余的。他在劳模的表彰大会上激动的说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台下的工友们却毫无反应,他们根本没有听见他的话,也根本不在意他的讲话内容。他们唯一一次做出反应是在舞台的控制装置失灵,舞台上空落下人造雪花的时候。那是影片中不多的带有梦幻的甚至有些浪漫的场景。余国伟面对着台下漫不经心的听众,在漫天的人造雪花中,用激动地甚至是有一些破音的嗓子喊出“我余国伟,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余国伟的内心渴望改变,他放不下他的梦。就像最后燕子对他说的那样,“我的梦已经醒了,但你的还没有。” 他那样被现实打击,他一次次的经历着不受重视,一次次经历着失败,因为去追凶手,自己的徒弟因为没有及时送医而死亡,而自己却只收获了凶手的一只鞋子。他虽然还有梦想,但是他已经扭曲了。
所以他不再客观了,不再是那个余神探了。他在下岗后近乎偏执地追寻那个连环凶手。他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为如果自己不做这件事的话自己就一无是处了。所以他必须抓住这个凶手。所以他才会一门心思得认定宋军就是凶手,所以他才会对宋军动用私行。但是他曾经的梦已经变质了,现在只剩下自己丑恶的欲望。
2. 时代——1997和2008
对于1997年,我除了知道那一年有很多工人下岗之外,几乎对电影里提到的那个工厂体制改革毫无了解。不过还好,因为电影的主要剧情中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如何体制改革。但工厂体制改革却潜移默化的被深深植入在观众心中,从每次上班下班镜头中背景的广播的声音,因为下岗而冲动杀死自己老婆的男人,占据了影片大半的暴雨,永远灰暗的色调。一切的一切都在给观众暗示,暗示这是一个有着时代背景的事件,这部电影讲述的并不是表面上的杀人事件,而是深层次的,一直一直不断出现的大时代背景下无力的小人物的命运。
那个杀死自己妻子的人被捕时一直叫嚷着,“我要回家,你们不能阻止我回家。” 他已经有些不正常了,压力使他变了,他已经被压力压垮了,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就砍杀了自己的老婆,亲手毁了自己的家庭。这是那个时代下的一出悲剧,这部电影里充满了悲剧。
至于为什么导演最后把场景放在2008年。我认为一是因为2008年刚好符合余国伟入狱的时间。因为余国伟动用私刑打了他所认为的杀人法宋军。大概至少是个故意伤害,10年也是一个合理的数字。其二是因为2008年发生了南方罕见的暴雪。正好呼应了片名【暴雪将至】
3. 暗示和悬疑
其实我是很不同意【暴雪将至】被说成是一部犯罪悬疑片的。它确实是讲述了关于犯罪的故事,但我觉得它并不悬疑。为什么我说并不悬疑呢,是因为导演很巧妙的也是大量运用了暗示来带给观众疑点。
首先,观众对于案件的细节和凶手的信息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凶恶的连环杀手,他的目标是附近工厂的女工,他永远只在暴雨时作案,这可能是为了冲刷掉犯案的痕迹,由此可见他应该是个比较冷静细心的人。除此之外一无所知,既然一无所知,也就无从推理出有关凶手的任何信息。等到余国伟在钢厂和凶手追逐的时候我们才第一次摸清了一些这个连环杀手的门路。他面对对他穷追不舍的余国伟毫不犹豫的用铁链勒住他的脖子,对他狠狠地下了杀手。这个凶手是一个果断狠辣的人,这符合他连环杀手的身份。所以这时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穿雨衣的男人是真正的凶手。
但是余国伟却追丢了他。他明明紧紧地跟在凶手的后面,可是追到了钢厂旁边的公路上时他却奇迹般的消失了。那是一条比较宽的公路,很长的地方都一览无余,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躲藏的地方,只有远处的一辆货车。所以我们理所应当地觉得那辆货车有问题,而且之后的一个镜头是从货车的后视镜里看到了余国伟离去的身影。这其实是一个暗示,也是一个误导。凶手是如何进入货车的?当然从后面我们得知那根本不是凶手的视角而是货车司机的。
其他还有比如余国伟在和他的相好的相处的时候。余国伟准备租下一个店面给燕子,但是之后却一直在对面的一间餐馆里边喝酒边注视着燕子的理发店,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余国伟对燕子的动机不纯,他是想用燕子来引诱凶手上钩。其实这一点也可以从余国伟向燕子要她以前的照片中窥视一二。因为燕子旧照片上的清纯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受害者的照片,他认为这是凶手的喜好,所以那时才会呆住,才会向燕子要照片。
还有余国伟发现宋军的时候。我们从余国伟跟宋军在餐馆里的对手戏就可以知道宋军并不是那个连环杀手。宋军在听到余国伟说那天在钢厂铁轨间的追逐时脸上是明显的吃惊,他根本不知道余国伟在说什么。而且宋军在面对余国伟的时候总是有些胆怯的,这并不符合追逐中表现的凶手的性格。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凶手是习惯穿雨衣的,而宋军从没穿过雨衣,他一直是打伞的。
这一些的疑点都被导演表现的十分明显,所以观众一开始就是清楚的。因此悬疑并不是本片的重点。
4. 关于结尾
在影片的结尾部分,燕子对余国伟说“我要离开这里。”然后就落下铁路桥。 余国伟在第三起案件的案发现场将宋军殴打至重伤,天空依然在下雨,但是云层中却透出了阳光。看到宋军血淋淋的脸,余国伟笑了起来。一开始我以为他是在用一种很难看的表情在哭泣,可后来我发现他是在大笑。这笑得比哭还难看。余国伟是在笑,可他不是在高兴,他是在发泄,发泄自己已经囤积太久的各种各样的情绪。这种虚假的大快人心又让他想起了自己最风光的时候,自己站在舞台上代表劳模讲话时。
2008年,余国伟终于被放了出来。然后他终于从张队的信和货车司机的口中了解了当年连环凶案的真相。他得知当年自己工作的钢铁厂马上就要被拆了,于是他打算回去看一看。当他有些高兴地对看门大爷说我97年就站在这台子上代表劳模讲话的时候,老大爷却说97年谁还想着评劳模啊。没有人记得,没人记得自己,多余的余。
到了钢厂被炸毁的时候,余国伟混在曾经在钢厂工作过的员工中,一起看着钢厂被炸成废墟。他的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其他人的脸上也是毫无表情。没有怀念,没有憎恨,也没有喜悦没有悲伤,只是那样静静地看着,是那样冷漠,那样的事不关己。故事就这样彻底的结束了。
5. “暴雪将至”
电影最后,一直预报了10年的雪终于降了下来。在余国伟眼中,这场雪迟了10年。
为什么导演选择用雪作为贯穿电影的一个意象,我猜是因为“沉冤昭雪”。雪代表了真相,余国伟曾经离真相那么近,最后却又与其失之交臂。而10年后,他终于得知了案件的真相,于是大雪也如期而至。余国伟看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场景再一次变得梦幻了起来,好像回到了他最风光的时候。但是可悲的是,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余国伟的余,都是那个多余的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