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小舍得》迎来大结局。
自从这部剧开播之后,就引发热搜不断,教育话题频起,也进一步反映出中国家长们普遍的教育焦虑。
过往曾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及中获利的80后90后,如今都长大成人,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更是舍得下重本。
随着教育竞争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跟上时代脚步,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竞相用打鸡血式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
什么是“鸡娃”?
其实,所谓的鸡娃,不是字面意思的小鸡仔,而是指用打鸡血方式教育小孩。
以前“打鸡血”常常是指借以讽刺此人对特定的人物或事物突然情绪亢奋的一种行为表现,也具有调侃的意味。这个词来源于80年代,有一种保健方法,叫做“鸡血疗法”,就是把一年生的大公鸡的血,抽出来给人注射,而注射了鸡血的人,面色发红,据说精神亢奋,也不知到底效果如何。
鸡娃就是挪用了“鸡血疗法”的典故,用以形容当下阶段父母育儿的疯狂程度。
据《网易数读》的一份报告中总结,鸡娃的世界,自成一套话语体系。很多词汇成了资深鸡妈、鸡爸的交流暗号。
然而,就像“鸡血疗法”难以考评疗效如何一样,鸡娃的结果并不完全都是正面的。
尽管很多人可能希望从各种书籍、成功案例,甚至是像《小舍得》这样的电视剧中寻找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身心,帮助自己更好地教育孩子,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就连剧中也出现不少引人非议的事件。
比如因为孩子没考上第一,就到教育局举报老师,导致老师被辞退,而孩子报班发现老师居然是之前被辞退那位,家长又厚着脸皮赔礼道歉……
在不断被“鸡”的过程中,孩子身心疲惫,考试中撕考卷,掀考桌……
而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认为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孩子要“跳楼”……
在2019年的一份调查中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中学生的重度焦虑比例达到5.5%,其中,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业压力。
曾经在另一部家庭剧《小欢喜》里,也有一个被妈妈逼着上名校,最后陷入抑郁的女孩。这种被父母以爱之名而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到底能够推动孩子往前走多远的路,还是会被美好的成长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我们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