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随风的《你本天生有翼,何须匍匐前行》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这种温度直达内心,因为书中有太多自己的样子,那个不就是曾经的自己吗,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励志。
随风说我的人生没有那么波澜壮阔,也没办法给大家提供一个走向人生巅峰的模板,我不想给大家画大饼,我这里没有鸡汤,因为我和你们大部分人一样,是普通人而已。所以再多的鸡汤对你们的人生而言,依旧没有什么用,所谓鸡汤不过是一群人报团取暖罢了,到最后你会发现,鸡汤里的模板就只是模板,你永远都无法成为那样的人。
成为自己才最棒,你无须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在是生活中我们是无法避免的,鉴于中国“望子成龙”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出生,就被赋予众多的期待。有来自父母的,师长的,爱人的,领导的,儿女的……我们有多少人竭尽全力的去成为别人期待的那种人,当然这没什么不好,至少走出去也是别人眼中的精英。
可是过着别人眼中“羡慕”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幸福的生活,我们努力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只是为了取悦别人,却忘了取悦自己,自己过得开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
为什么你连“早睡早起”都做不到
早睡早起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能做的却没有几个,朋友圈深夜活跃分子大有人在,大家都叫嚣着,时间宝贵,不能浪费,抱着能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拼了命的熬夜。
第二天再闹铃几重奏轮番上演才不得已爬起来,一顿手忙脚乱,早餐都没顾上吃就出门了,在看到公交车离开的一瞬间,后悔不已,坐上出租车,一顿肉疼,暗中发誓一定不熬夜,明天早起几分钟就能赶上公交了,可到了晚上早就忘了早上的誓言,继续重复着。
殊不知我们错过的哪里只是早班的公车,我们错过的太多,早上格外清新的空气,从窗口射进来的第一缕阳光,枝头歌唱的小鸟,小区草地上的露水……
当然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在职场升职加薪最快的,一定不是加班熬夜到最晚的人,因为辛苦不等于效率,早睡早起的人,没有熬夜所带来的后遗症,不需要咖啡提神,在别人还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已经把工作完成一半了。当别人在加班的时候,他们已经拎包回家了,这就是熬夜和不熬夜差距。
差距往往不是在最难的环节出现,而在最简单的事情上日积月累,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在最简单的,最容易做的事情上被淘汰。
没有对现状的深思,所谓的勤奋就是无源之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刮起了一股学习风,大家竞相效仿,甚至连公司也兴起了各种考证,大有你学习我出钱的意思,当然考不过你就得自己出钱。
这原本是件好事,活到老学到老嘛,可是有的人看不清自身的现状,看到别人报名就跟风报名,给人一种“好努力,好勤奋”的感觉。没有根据自身需要就一股脑的往上冲,深信只要自己加油,努力过,坚持到最后肯定会胜利。可现实是,这种“勤奋”只是看上去勤奋,是无效的付出,勤奋不是演戏,不需要给别人留下“你真的好努力”的印象,没有目的的乱跑,只会让自己成为无头苍蝇,看起来既慌张又盲目。
我们需要的是冷静下来,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认清楚路在何方,这才是最厉害的勤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多少人,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还记得上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久之前吗?
这样一个问题应该会难住很多人吧,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似只有有钱人才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资格,有多少人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有人说,好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看看存款,还是乖乖上班吧,那就别走太远,花费不要太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有人说,我想换个工作,这份工作跟我的爱好一点都不搭边,那就换好了,你不喜欢的工作都做了,还怕什么呢。
其实这和有钱没钱没有太多的关系,跟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不是一定要休学辞职去旅行,就是不管我们在做什么,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酷,可能会有点难,目标有点远,但是我们一点点往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靠拢,这样努力生活,努力向上的你,不就是我们喜欢的样子的一部分吗?
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故事,随风通过自己温暖有力的文字,把故事真实的展现出来,让读者一下子就找到了共鸣,故事里的那个人不就是自己吗?
网友评论